•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报道

新浪广东:三方连锁品牌汇聚禅城 引领火爆加盟趋势

7月2日上午,“2015广东(佛山)-台湾连锁品牌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沈育民、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李凯、副局长陈娴等出席了会议。本月24-26日,禅城区区政府将联合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及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于佛山东方广场举办该展览会,并同期开展相关系列活动。

  禅城连锁经营行业:活力与潜力齐具

  作为佛山商业文化悠久而深厚的中心城区,禅城区一直处于佛山市“商业强中心”地位。连锁经营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进经营模式,通过连品牌、连标准、连文化,让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提升,让连锁经营企业成为服务业企业中规模的标杆、品牌的标杆和实力的标杆。目前,禅城区内连锁经营行业也正呈现多行业多业态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禅城区现有连锁品牌1243个,连锁经营店铺数量3442个,销售规模505亿元,行业覆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业等八大行业75个门类;禅城区本土连锁企业有81家,连锁店铺数量697个,如伊丽莎白美容、健民医药、粤鸿餐饮(大可以、应记、北香园)、高雅眼镜等。

  细看禅城商业领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代表,连锁经营行业首当其冲,其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小康特色,在保障民生、满足民需等方面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资深:两大连锁经营协会携手

  本次展览会由禅城区政府和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两家资深机构共同合作举办,其中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自1996年成立至今近20年,一直积极推进连锁经营模式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发展,已成功举办30届广州特许连锁加盟展览会。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以推动两岸连锁经营、经贸合作、商务交流为宗旨,两岸会员逾200多家的专业机构。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一直关注、支持和看好佛山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自去年9月与禅城建立联系后大力促进台湾连锁业与禅城的对接合作。

  在频繁的交流对接中,两协会及协会连锁企业会员看好佛山商机及市场环境,进驻禅城意向踊跃,禅城区致力发展特色商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三方一致决定共同在佛山禅城举办连锁品牌展览会,搭建连锁行业交流平台。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禅城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他感到惊讶,可与广州荔湾区媲美。在步调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过历史沉淀、后期改造的商业圈,如祖庙商圈等,更显弥足珍贵。孙雄认为,禅城完全有资历和实力,把其商业圈打造成“广东岭南文化商业基地”。

  三方品牌力量:引领最火爆加盟趋势

  本次展会朝国际化、全球化目标迈进、引领最火的连锁加盟趋势,参展品牌不乏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涉及中西式餐饮、食品、珠宝、饰品、医药、美容、服饰、箱包、教育培训、商务服务、便利店等数十个行业,如中国首个佩饰连锁品牌“缔造者”顶好坊、百年老字号陈皮品牌新宝堂、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品牌7-ELEVEN、中国十佳凉茶知名品牌邓老凉茶、“过桥米线”第一品牌蒙自源、亚洲创意产业的标志性品牌杨梅红等等。其中众多品牌暂未进驻禅城开店,将借助此次展会试水佛山市场,部分已进驻优秀品牌加快拓展意愿强烈。

  低调的佛山本土连锁品牌也将集中亮相,展现其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小康特色。例如佛山电器照明著名制造业品牌、石湾酒厂、五仁餐饮等,正通过连锁来宣传品牌,拓展市场;禅之旅、中旅等旅游品牌,伊丽莎白高端美颜品牌,蔬芙时尚餐饮、健民医药等皆为佛山休闲、高雅、品质的生活追求所乐见的连锁品牌。

  本次展会还将为广大企业与加盟业者,提供最先进的加盟信息与媒合桥梁,特别是由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力邀台湾知名连锁大厂永和豆浆、拉亚汉堡、六角国际、C多多时尚饮品、弋果文化、碧波庭国际、OTTO、台北纯K等等连锁大厂共襄盛举,汇聚台湾优秀餐饮、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资源来禅直接对接交流,让厂商及加盟业者共同创造优质交流平台。

  招展:“3+2”模式

  按照“3+2” 招展模式,本次展会分别设置佛山馆、广东馆、台湾馆3个连锁品牌展馆,以及地产区、金融区2个配套服务区,一站式满足展会专业观众(连锁经营从业者、特许品牌加盟商、商业投资者、青年创业者等人群)寻找投资项目所需的品牌资源、商铺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连锁经营行业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届时115家参展企业将集体亮相,其中,佛山连锁品牌20家,广东省连锁品牌40家,台湾连锁品牌40家,商业地产10家,金融机构5家。预计吸引专业观众20000人前来挖掘商机。

  另外,展会同期举办开幕式、商业地产与连锁品牌推介对接会、特许经营和创业培训等丰富活动,帮助专业观众更详尽和精准对接连锁品牌项目,获取连锁经营和创业信息和资讯服务。

  展会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专业观众可通过微信、网站预约登记或现场登记获取专业观众入场券及展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