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出炉的2018年度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广东省同比增长9.1%,广州市7.6%,佛山是9.5%。而禅城,这一数据则达到了9.6%。”12月14日下午,在佛山马可孛罗酒店举行的祖庙总商会年会,亮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2018年1到9月,禅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过佛山、高过全省平均水平。与会嘉宾、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提出,这些数据足以让各方嘉宾深入探讨,祖庙商圈跑赢全省平均水平,背后的秘诀是什么?“广佛地铁开通7年后,禅城商业真正成了’抽水机’。”孙雄打趣说,不过,“抽水机”不是从佛山禅城抽走,而是把客源、财源从珠三角甚至更广的地方“抽水进来了”。
把特色做到极致 ,“抽水机”会抽水进来
“一个商圈,不在大小,而在特色。祖庙商圈应该把它的特色做到极致。”在年会致辞中,祖庙总商会会长钟流汉这样概括他眼中的祖庙商圈。
他说,这些年,商会把祖庙商圈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捍卫祖庙商圈核心商业地位作为工作重点,以佛山历史文脉的精粹为商业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商业旅游资源,融合演艺、餐饮、艺术、百货、旅游、创意产业等丰富业态,逐步形成了融合自然、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汇聚成最具岭南特色的大型购物、休闲、旅游商业综合体,让人们消费购物之余还能重温传统文化记忆。
南京夫子庙商圈、哈尔滨中央大街商圈、重庆解放碑商圈等,这些都是国内主打文化商业旅游的重点商圈,更是祖庙商圈在近年发展中的参照系。本次年会就专门请到了这些商圈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发展经验,共同探讨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将带来的机遇,以及中国文化商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禅城区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旭明在致辞中,专门介绍了祖庙街道的区位和发展。他说,祖庙街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佛山一环创新圈等相关战略落地实施的背景下,定位正在不断进行调整,这个21.5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0多万的核心街道,去年创造的GDP是555亿元,这里人口聚集、文化商业繁荣。
他表示,今年祖庙提出打造城北科创·中部文创·南部双创三大片区,尤其是祖庙商圈所在的中部文创片区,将继续发展以祖庙商圈等为代表的商业旅游、打造岭南文荟小镇,在线下物理空间的基础上,祖庙街道还在线上网上老城项目上持续发力,这里是一个有旅游、有文化、旺丁又旺财之地。
事实上,今天的祖庙商圈已经是一个百万平方米级别的商圈巨无霸,逐步形成了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式消费”新模式。
回眸禅城商业一路走过的路,在广佛地铁开通之初,广佛地铁对于祖庙商圈这个老商圈来说,究竟是财源客源的“蓄水池”还是“抽水机”?在电子商务、社区商业全面来袭之际,祖庙商圈如何以体验式消费“杀出重围”?在周边镇街商圈商业陆续崛起后,祖庙商圈是否能够保住佛山商圈的核心地位等?都曾是祖庙商圈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商圈所面临的重重难题,在不断地辩证思考中,祖庙商圈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经历了多重“阵痛”才“杀出重围”,对此,年会上钟流汉的评价严谨而理性:“祖庙商圈基本能够平稳发展,与各方的支持分不开、与各位的努力分不开。”
高速增长背后的密码:文化气质最岭南
年会上的数据显示,仅岭南天地,2018年春节期间禅城每日客流超过16万,而重要节日每天的客流超过9万。面对这样的“成绩单”,禅城区经促局副局长陈娴则给出了另外两组数据,今年农历三月三“北帝诞”巡游参与人数3万,比去年增长10%。今年五一期间,禅城举办了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期间观光消费100多万,上升了12%,应该说,禅城文化旅游吸引的不仅是广州客,还有高铁沿线地区的游客。
她认为,禅城吸引客源、促进消费的密码,不靠高大上的卖点,而是注重发掘文商特色,禅城的文化商业旅游是有体验、有温度的,是可以让工作忙碌奔波的人们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今年禅城还创新推出了云吞面节和风车节,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打造爆点和消费热点,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事实上,还不只是节假日的人流量,禅城地铁线网快速通达的交通优势,日常来往广佛的人流量就已经非常可观。广佛线客流量较大的几个站点都集中在禅城境内,以祖庙商圈内的祖庙地铁A出站口为例,周一至周五的日平均客流量有5万人次,周末可以达到7万人次。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是历史上四大名镇之首佛山镇的所在地,是岭南文化发祥地,禅城文化资源众多。不只是市民最青睐的文化品牌活动“五个金蛋”——关帝诞、北帝诞、塔坡诞、孔子诞、华光诞。禅城文化活动和城市推广传播的主题大多围绕岭南文化展开,在全年500多场次的文化活动中,陶艺节、非遗展、行通济、秋色巡游以及每年的年俗欢乐节等已经成为叫得响的品牌项目,禅城的文化活动日趋常态化,活动密度和频率甚至比肩周边的广州等一线城市。
禅城的文化容器很大,传统文化因子很强。粗略计算下来,在1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8人,77处文物保护单位,平均每两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每平方公里的文化活动点达到近6个,全年365天,每天的文化活动平均有1.36场,文化活动的密度和频率可见一斑。禅城正不断从文化容器中提炼和激活优秀文化因子,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抚慰人们的心灵,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成为构建禅城城市文化的重要力量。
对内,这些带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活动,在佛山人中形成独树一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凝聚和强化着岭南文化的独特内涵。对外,来佛山禅城品味岭南文化,逐渐成为珠三角人乃至港澳地区游客熟悉的城市文化标签。
禅城商业服务业比例将进一步走高
“欢迎各位来祖庙商圈体验岭南文化!”年会上,中国新天地佛山项目总经理林添荣发出了邀请。他的介绍相对低调,他说,祖庙商圈已经形成了商业、文化、娱乐、休闲体验式消费的模式,岭南天地致力于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体验最佳的商业街区。
这里有简氏别墅、嫁娶屋、龙塘诗社、钟楼、李众胜堂等岭南建筑,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咏春、石湾陶瓷、剪纸、石湾玉冰烧、香云纱、广东凉茶等岭南传统特色项目,同时,通过现代艺术手法,比如与国际当代艺术大师创作、粤港澳青年艺术联展等,岭南天地正在打造青春潮流文化街区,而星巴克、哈根达斯等国际品牌,都结合了岭南特色打造出不一样的岭南天地版的文化体验。而在服务上,岭南天地推出了智慧停车的新概念,这里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孙雄则认为,文化历史商业街区是人文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商业生态共同体,祖庙商圈有着很好的基础,这里有两个重点商圈,一是文化历史商业街区的岭南天地,二是商业体规模位居广东省前列的现代购物休闲中心——东方广场。祖庙商圈还是展现普通市井百姓生活的老街区,有生活记忆的地方,这一点值得深入挖掘。
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汉博联合设计集团董事长陈湖表示,商业模式是可以被复制的,但是唯有文化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文商旅融合商圈发展持续打造城市名片,一个文化商圈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应该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交流地。
孙雄认为,禅城祖庙商圈的聚客能力,禅城能够高于广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关键是文化历史的因素,这种文化的影响力是聚客能力的关键。对于禅城来说,禅城商业服务业的比例将进一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