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协会动态

社区商业大消费领域的超级大概念——第二届广东社区商业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6月15日,第二届广东社区商业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活动由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把握社区入口,引领商业未来”,旨在让连锁企业及社会各界精英更加关注社区商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提高社区的便利消费和品质消费。

 

新消费背后的社区商业价值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执行会长范新培在致辞中表示,从市场总容量和总需求来看,大消费领域有一个超级大概念没被深度挖掘,这就是社区商业的价值。

 

发达国家社区消费占消费的比重很高,接近80%左右,而中国社区消费的占比与其有一定距离。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时间碎片化、中产阶级不断崛起为社区商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拥有稳定消费人群的社区商业被誉为“生活最后一公里”,是满足居民消费的重要载体。购物中心固然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名片,但真正令市民经常产生消费的地方还是“家门口”。

范新培指出,自2016年年底“新零售”提出以来,商业零售业出现了很多风口,从无人便利店热潮到无人货架,到“超市+餐饮”等新零售物种的出现,一时间可谓群雄并起,曾经被遗忘的商业零售业重新回到了政府、社会媒体以及投资者的视野,成为了最值得投资的标的物。

现在传统商业竞争加剧,城市级商业风险增大。社区商业反潮流已经兴起,所有社区住户都跳不出“生活最后一公里”的圈子,商家与顾客拥有无缝对接的近距离优势,会使社区商业更易衍生出符合主流趋势的一站式消费模式。

 

社区商业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将会涌现诸多可复制的连锁业态。社区居民人数众多、结构复杂,消费结构、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和消费心理等决定了社区商业将趋向于功能细化,未来的社区将会出现很多可复制的连锁业态,既需要满足传统衣、食、住、行需要,又需要满足新型消费需求。

趋势二: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打通。社区商业是电商冲击较小的领域,相反社区商业空间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是具有想象力的价值空间。现阶段“新零售”背景下涌现出的社区商业,以便利与体验为特征,以社区零售为基础,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营为目标,社区商业通过实体店和移动互联网的链接,将形成区别于城市中心商业以及电子商务的优势。

趋势三:社区商业趋向文化体验型。社区商业将以“社区零售+服务连锁”商业业态为载体,搭载与延续社区邻里温情,在购物中体验、在互动中娱乐、在交流中学习,搭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型社区商业空间。

趋势四:社区商业地产产品受热捧。城市中心型商业趋向饱和,区域型商业格局也基本确定,随着社区商业开发建设呈现出规划超前、功能定位细化、商户连锁和品牌化以及配套区域共享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居民在社区内享受到购物、娱乐等的便利消费需求,社区商业地产受到关注。

尼尔森中国零售商研究部 唐东

(分享:社区零售业态发展新趋势)

 

保利、碧桂园等一大波地产商全面进军社区商业


今年4月,碧桂园与苏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地产的合作,预计今年内将有600家苏宁小店、苏宁直营店等智慧零售业态店入驻碧桂园物业。在此之前,碧桂园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万田社区超市,并于2016年底成立凤凰优选,不到两年时间在全国20多个省份碧桂园社区开出200间凤凰优选,主要经营社区常用、量大、健康、科学、原产地、无污染、口感好、高性价的800个商品组合。碧桂园在新零售大潮下开始布局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于自有社区场景。

另一个加入社区商业的地产商不容忽视,保利地产于2015年高调发布“5P战略”,分别是象征Peiban(陪伴)的养老地产、代表Promise(承诺)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成为业主好Partner(拍档)的社区O2O、让便捷生活瞬达的PloyAPP、在国际舞台上充满Power(力量)的海外地产。

保利地产“5P战略”中,社区商业倍受瞩目,2015年,在全国245个社区约5000万平方米物业基础上,保利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若比邻”商业品牌打造社区O2O,形成标准化社区商业模型,致力于成为“O2O资源整合营运商”、“社区生活服务商”。谈及“保利地产选择入局这一领域初衷”,保利商业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超市总经理朱东生表示,从企业战略协同上看,保利本身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房地产竞争现在从传统住宅价格竞争、户型竞争到配套竞争,集团内部对社区配套需求很大。保利地产较早介入商业地产领域,对商业板块有很深的研究基础,不论是酒店还是购物中心,都也有多年实践经验,在购物中心进入饱和阶段后,向前发展的蓝海必定在社区。

据介绍,保利若比邻对外共发布了六类产品,即若比邻MALL、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生鲜超市、鲜食便利店及无人商店。“点”主是指社区MALL、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面”则是分布式落点的生鲜超市、鲜食便利店、无人商店等。如何用固定的“点”串起分散的“面”,背后体现的则是保利若比邻的运营逻辑,这其中涉及到选址、选品、供应链、技术、资金、团队等各个要素,环环相扣。

除了保利地产、碧桂园,恒大地产去年11月接受苏宁战略投资200亿元,资本合作同时,双方约定在商业物业定制、房产销售的O2O模式创新、基建物资的供应链及金融服务、智能家居与智慧物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樊飞飞表示,中国基本形成了封闭小区形式的房地产居住格局,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社区商业的基础环境,活动组委会一直关注地产商对于社区商业关注,近年来打造社区商业似乎成为地产行业的“新蓝海”,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社区商业发展论坛旨在让连锁企业及社会各界精英更加关注社区商业,同时更希望搭建起连锁企业与地产商之间的沟通交流、商业合作平台,让更多优质的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到社区商业的建设中来。

 

连锁助力提升品质消费和便民消费


社区商业是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商业形态,以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主的属地型商业,能有效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我国社区商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樊飞飞指出,目前广东连锁经营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购物中心开店,如品牌餐饮蒙自源、九毛九,家具定制尚品宅配、维意,“超市+餐饮”新零售物种超级物种、盒马鲜生;一类是在社区开店,如社区超市顺客隆、胜佳、美宜多,便利店美宜佳、天福、喜洋洋,药店连锁大参林,水果连锁百果园,生鲜连锁钱大妈、温氏生鲜等。真功夫副总裁陈敏表示,大家经常在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购物中心看到真功夫门店,但事实上,真功夫社区型占门店占比达到60%,真功夫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在社区。

整体上看,社区开店的连锁企业成长市场空间更大。美宜佳便利店于2017年5月实现“10000店连锁”目标,到2017年年底,门店数达到11659间,较上年增长25.4%,截止今年5月底,美宜佳门店超过13000家,遍布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13省市的68座城市,每月以新增200间以上门店的速度保持稳健增长。百果园今年1月完成获得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全面开放产业链。截止2017年年底,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规模67.9亿元,较上年增长64.7%,店铺数量2645间,较上年增长54.6%。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对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信心满满,提出门店数量超过20000家,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线上销售100亿,利润总额达到40亿。

据介绍,多个社区主导型的连锁企业受到了价值投资者的热捧。钱大妈目前已经历两轮融资,2015年2月其完成A轮融资,和君资本参与,2017年6月完成B轮融资获京东旗下启承资本投资。资本的护航的加快了钱大妈门店的快速增长,从2017年年初的200多家门店迅速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600多家。国内领先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千亿市值企业温氏股份进军生鲜食品连锁,倾力打造“中国生鲜食品连锁领航者”,逐步建立起“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中央仓储-物流配送-连锁门店”的新型食品连锁经营模式。

在服务消费领域,丝域养发是一家全面护理与调养头发头皮的专业养发品牌,门店数超过2000家,中信产业基金于2014年控股丝域,正式看到了社区商业的机会以及丝域养发的成长空间。

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引导社区内商业企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品质消费和便民消费,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性服务需要。

 

社区超市:零售业未来的下一个风口


第二届广东社区商业发展论坛继续聚焦零售业“小型化”发展趋势,聚焦社区超市的发展趋势。实体零售业经济受电商等冲击经济持续低迷,大卖场零售面临严峻衰退,在广东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卖场连锁企业新一佳破产清算,人人乐主营业务大卖场连年亏损并尝试转型“小业态”的生活超市、精品超市、生鲜超市,生活超市,社区超市与社区零售店等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传统大卖场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小业态”专业店所蚕食。整体大势上看,“小业态”是趋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圈逐渐扩展至郊区,传统大型超市在郊区商业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区域覆盖,社区型超市对商圈的要求不如大型超市严格,较小的单店规模和运营成本使得社区超市发展空间受人口和地域的限制较小,能够深耕于品类,专业、精细、差异化和便捷性能更好地迎合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广东胜佳超市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麦家应表示,风口上的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业态单点营收及盈利方式的限制无法获得持续性发展,目前看不到未来的成长共建,传统便利店放弃“大而全”商品品类的大卖场式做法,缩小商品经营范围,保留“高毛利、高周转”的品类。

与国际连锁便利店相比较,国内便利店至今难以发展提速的最大阻碍也是受制于单店营收规模及毛利较低,难以支撑总部管理费用以及开店拓展费用。麦家应指出,社区超市经营面积与空间高于便利店,单点产出远高于便利店,涵盖生鲜及家居用品等的商品优势是便利店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社区超市可以选择更多社区居民的核心需求进行调整和升级,这一点也是便利店所无法做到的。

参加此次社区商业发展论坛的嘉宾还包括广州保利若比邻、深圳美宜多、佛山顺客隆、东莞天和、中山益华,东莞天和门店和中山益华门店相对偏向于“大业态”,天和在东莞、广州以及深圳地区成功开设了10余家时尚百货、精品超市及微商业中心,益华门店则涵盖百货、超市、电器、家居、全球购等五大主力业态,但均表示将在“小业态”、在社区商业领域发力,而坚持社区定位的广州保利若比邻、深圳美宜多、佛山顺客隆将继续坚定的坚持社区商业的发展道路。

弘章资本创始人翁怡诺在其所著《新零售的未来:零售连锁巨头的进化之道》中指出,基于社区人群高频需求的生鲜连锁店,是拥有巨大市场容量的最具复制性的“超级生意”。生活方式杂货零售是最近5年崛起的最大的业态之一,也可以看作是精品小百货,其中大量的家居品类符合社区人群的日常需求。一般来说,生活方式杂货零售主要包含时尚数码、生活家居、时尚美容日化、休闲食品、配饰、儿童玩具等细分品类。翁怡诺在书中强调,把生活方式零售和生鲜社区组合后,最核心的社区需求就基本满足了。

显而易见,社区超市本质上是“社区生鲜零售+生活方式杂货”的业态及功能组合,社区超市可以满足社区居民高频的生鲜需求和日常杂货需求的零售业态,社区超市优化组合前述两种业态能够满足最核心的社区需求。社区超市既能与大型超市并存于大型社区,也能存在于大型超市不能覆盖的小型社区、新社区、郊区。社区超市能覆盖更多的人口和区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精心组织了四大知名媒体,今日头条、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今日财经》、广东广播电视台房产频道、南方都市报,全方位报道社区论坛活动,使其高度关注社区商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对知名社区类企业进行采访交流。

 

同时,协会还设置了现场一对一洽谈对接环节,邀请10多家商超代表企业与30多家进口产品品牌企业负责人进行洽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