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协会动态

《佛山市提升发展商圈和商业街区促进消费升级对策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受佛山市商务局委托,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承接了《佛山市提升发展商圈和商业街区  促进消费升级对策研究报告》编制(以下简称《报告》。在佛山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各区、镇街商务主管部门的配合下,课题组深入走访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等五区中心及镇街商圈、商业街、古村落,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历时五个月完成报告撰写。

11月5日,《报告》专家评审会在佛山召开。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院长刘普合、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商业步行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南京分院院长郭亮、深圳市华阳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山、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谢安贤、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华南二区总经理姜楠楠、佛山市顺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健梅等来自科研机构、商协会和企业界的7位专家参与评审。作为《报告》项目编制总顾问,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创会会长孙雄出席会议。



会议由佛山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竞滦主持,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张淦盛代表《报告》编制单位汇报了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和发展建议等有关情况。《报告》指出,佛山从社会、经济、产业、市场及消费五个方面的具体数据来看,已经迈入小康、富裕社会阶段。


     《报告》从六个特点总结佛山商圈、商业街的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76个,5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64个,10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28个,人均商业面积达到1.1平方米,众多现代商业物业遍布佛山各区镇、村街、社区,空间密度之大省内外少有。各商圈、商业街呈现如下特点:1.现代商业经营平台发展快,商业经营设施、平台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大、档次高;2.知名商业品牌遍布佛山城乡,商业业种业态结构加快按照小康、富裕生活调整;3.商业结构朝现代生活调整,商业企业、品牌、经营模式与一线都市无缝对接,商业消费群体城乡差别越来越模糊;4.实体商业与科技、体验融合加快,“零售+互联网”、“实体店+体验”,打破了传统商品零售经营模式;5.传统商贸市场电商化、展贸化,线上线下融合交易,赢得市场竞争力;6.粤菜粤厨、扬名海内外,结合《佛山市粤菜师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将粤菜、粤厨和岭南特色民俗文化结合,使粤菜粤厨、珍馐美点扬名海内外。同时,《报告》本着落实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消费升级的要求, 兼顾“深耕本地消费市场”与“扩大外来消费吸引力”内外两个方向,形成绿色、智慧、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佛山商业新生态。分别从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各区发展打造商圈、商业街的要点,为佛山的商圈、商业街发展提出切实建议。


评审专家观点

评审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质询和充分讨论,认为《报告》深入分析了佛山商圈、商业街发展的“六个特点”和“五个问题”,提出了“绿色为本、智慧为要、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和“1+4+N”的商圈布局,提出了街区商圈布局、重点项目、文商旅结合、产商融合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途径,提出了“八条建议”。这些成果符合佛山市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报告。专家组一致通过《报告》的评审。

同时,专家组建言:佛山应充分利用佛山乃至大湾区地区的商业、文化和产业资源,抓紧完善行政协同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打造佛山商圈大品牌和佛山商圈平台经济,扩大佛山商圈和商业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

李竟滦

佛山市商务局副局长


李竟滦指出:随着业态的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改变,实体商业的发展发生改变。分析佛山实体消费环境,商圈、商业街应是目前市民消费的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通过课题形式,对商圈、商业街今后发展进行研究。在这个大背景下委托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协助对佛山市商圈、商业街开展调研,为佛山商业把脉。更希望通过报告成果、专家论证的建议,对未来佛山商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普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院长


刘普合指出:报告的形成,刚好抓住两个时机,一是习总书记提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作。例如区中有院,院里有故事,要把故事讲出来;二是关系问题,北京主要是三大关系,都和城,城和市,城和郊的关系。佛山,是否注重旅和产的关系,融合、调节、激发等;三是考虑建立智库、企业、政府联合发展的三方合作机制。


韩健徽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商业步行街工作委员会主任


韩健徽指出,报告文本资料详实,掌握大量调研资料,理念上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与国家、大湾区、珠三角发展紧密切合,为下一步转型点明了行之有效的路径,个人非常认可报告。并提出在:1.宏观层面,佛山市应重视商圈、商业街的发展;2.佛山市的发展以商圈、商业街为基础,应形成四个“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3.应重视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对客流、车流、货流等方面要协调布局;4.关于商圈的层级问题,要重新定义,必须打破原有的行政级别划分模式,更应该以商圈、商业街的特点和形态来划分;5.要打造典型特色、超强符号的商圈、商业街;6.在政府未来的管理当中,应形成“有政策”、“有机制”、“有资金”、“有目标”、“有考核”等五有基础。


黄新山

深圳市华阳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新山指出:在做好商圈和商业街建设的基础上,应该思考将佛山丰富的底蕴传播出去,将商圈商业街按功能划分、按地域划分,把旅游、餐饮、美食、特色产品有机结合,实现智慧平台型经济。构建以佛山商业特色为核心的商圈商业街,例如顺德美食,形成对外的智慧商圈,科技与生活密切相关,线下线上结合起来,值得探索。


郭亮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南京分院院长


郭亮指出,报告的数据详实,做了扎实的调研和分析,构建了佛山商业格局,视角很好,所提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就个人的理解提出6个观点:一是关于文化,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核心,树立地方特征,佛山应该突出和结合;二是文化主线,包括广府文化、村落文化、民俗文化、潮流文化。例如二次元、体育网红等;三是风物互动,如何展示风情的魅力,还有很大空间;四是关于智慧商圈。5G赋能之后,客服中心成为舞台;五是建议佛山做商业总部基地。通过总部经济,从品牌管理等输出;六是佛山是制造之都,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可考虑如何更好的融合。


谢安贤

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安贤指出,佛山有很多新商圈,但缺乏全局考虑,无法发挥商业服务的功能。例如金融板块,发现交通断头路,难以形成商圈。商圈应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商场可以共存,不要恶性竞争。例如广州,天河商圈,规划:前期天河城、正佳、广百形成后,配套太古等商场,打造“时尚购物体验之都”,全世界品牌都进驻了。又如,北京路商圈,有千年古道、千年商圈,大佛寺,配合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巡游,美食街、旅游节、动漫节。再如,上下九商圈,广州的传统文化,粤剧、广州小吃。3 个商圈各有特色,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姜楠楠

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华南二区总经理


姜楠楠指出,佛山经济发展和文化地位很高。前两年天虹开始着重大湾区发展。佛山的城市氛围非常开放,是否可以继续放大?关于定位和功能雷同问题,赞同报告里提到的内容,同时应该形成创新的氛围和机制,让大家可以在每个商业体上呈现不同的创新。


李健梅

佛山市顺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健梅指出,作为佛山,也是大湾区城市之一,要关注未来的变化,近期大湾区路网的建设,确实比长三角的交通强很多。佛山从事制造业的人口超过50%,商业也将根据制造业的变化而发展。佛山商圈、商业街的发展应从提升存量的亮点,做好增量的爆发两方面着手。其次是要引导佛山居民从品牌意识消费,向更高端的品质意识消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