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协会动态

协会组织农产品赴杭州阿里巴巴游学

910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应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需求,组织集团总部及下属十余间企业高管(共计35人),赴杭州阿里巴巴进行参观交流学习。此次游学团由农产品股份副总裁张健带队,主要团员有副总裁陈小华、财务总监陈阳升、财务中心总经理俞浩、电商总部总经理陈磊、海吉星商城总经理钟学庚、农迈天下董事长陈励玮、交易所CEO谌鹏、中农网集团CFO朱鹭、果菜公司董事长余更荣、担保公司董事长陈群、集贸市场董事长何骏、海吉星冷链执行董事郑炳坤等高管参与本次活动。

第一天:学员参观云栖小镇

云栖小镇

云栖小镇园区规划用地3415亩,规划建筑面积212.9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0万平方米,园区内现已有涉云企业80多家,包括有阿里云、华通云、威锋网、云商基金等。

参观云栖小镇期间,重点参观了小镇的展示中心,汇集了阿里云和富士康工业4.0智能制造的系统演示,讲解员向大家讲解介绍了云计算服务、工业安全云·大数据智慧中心、大数据车联网、互联网+智能新能源车、智慧教育生态、互联网+制造、CNC无人/无照明车间等演示内容。随后参观考察了数梦工场,并听取公司负责人对数梦工场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互联网+政府”、“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等经典案例的详细介绍,感受一场基于数据技术面向政府、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服务转型提升的伟大变革。

第二天:阿里巴巴滨江园区

互联网金融趋势与业务分析(蚂蚁金服COO李振华)

分享内容PPT  http://www.gdchai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8&id=10309

李振华在分享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3亿,占中国人口总数近二分之一,平均每人每周上网2.5小时,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沉淀,数据的挖掘使用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商业的各个领域。在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未来金融的趋势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三个特点:经济连接化、金融场景化、金融自由化。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不一定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它存在于社交、存在于商业,从而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价值。而金融的场景化是连接一切生活、社交等场景,如:消费过程中的支付环节、置业过程中的理财等等。金融自由化则将会在投融资两端改变金融图景,融资的变化有三个:1.从银行贷款走向资本市场融资;2.影子银行将会走向规范;3.从企业融资为主,到消费贷款兴起。

移动化支付也将形成趋势,钱包功能更加强大,覆盖更多应用场景,个人生活前所未有的便利。在商业上,将引发更多O2O新商业模式产生,改变许多商业形态。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趋势分析及阿里体系相关介绍(阿里巴巴副总裁余涌)

余涌介绍到:互联网发展有四个阶段:1.互联网作为工具使用阶段;2.+互联网”阶段;3.“互联网+”阶段;4.互联网思维阶段(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能力,流通和服务已经开始发生改变。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加上传统集市就有了淘宝,再加上传统专卖店就有了天猫,通过互联网加上支付有了支付宝乃至现在的蚂蚁金服,而滴滴和快滴加上互联网就成了交通运输。阿里巴巴在未来与客户的合作就是赋能,通过互联网及相关大数据的应用,给传统商业赋予新的能量。

虚实结合的“互联网+”之路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余涌提出“虚与虚结合是早死、实与实结合是等死,目前阿里巴巴选择虚实结合。阿里巴巴和苏宁的合作、阿里巴巴收购银泰百货、搭建菜鸟物流平台,就是阿里进行虚实结合最好的诠释。”在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应定位好自身的用户基础,做好用户的服务体验和创新体验,还应该不断改变自身企业的传统基因,衍生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基因是更加注重“人的体验、玩的是人的需求”。在一些重要的传统组织中,要进行互联网的变革。传统运营模式与互联网基因会产生冲突,不能把两种思路两条线放在一个团队里去干。

在介绍阿里的用人情况时,余涌指出:阿里巴巴最好的财富就是人才,让员工快乐工作,是阿里巴巴一直提倡的理念,员工在阿里巴巴有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最值得说道的是阿里巴巴上级与下级会打成一片,有很深的情谊,但是阿里巴巴也有非常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举止。

余涌还指出,此次农产品到访阿里巴巴,更是传统线下商业模式和线上互联网企业探讨合作的重要举措。如果未来能够通过合作,创造新的“互联网+农贸市场”的模式,这将是商业发展的颠覆,同时还可以与阿里巴巴大数据、云平台合作,运用食品安全溯源来规范农产品的流通,双方合作的空间巨大。

     座谈期间,与会者们受邀参观阿里巴巴实时交易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大屏实时数据显示,在家具、电子、建材等十大产业中,有七个产业被广东供应商占据第一,从业人数也是最多,但是广东的互联网技术、环境、生态链条却和浙江有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