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与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娴一行,考察了禅城石湾的陶瓷及相关产业,重点参观了东方印象艺术馆、大丰唐、北纬23度艺术空间,陈太吉酒庄、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南风古灶景区,了解陶瓷产业如何文商联姻,进行跨界发展。
石湾历来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有源远流长的陶文化底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制陶的历史,到唐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明清两代达到鼎盛。自明代起,石湾的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就不断输出国外。改革开放后,石湾陶瓷范围更广,品种更多样,规模更庞大。陶瓷已发展成为石湾乃至佛山主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基础雄厚,辐射力广,就业者众,在佛山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石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陶瓷产业集聚地,辖区集聚了约2685家陶瓷设计、生产和经营企业。在石湾的高庙路至跃进路一带,已形成南风古灶片区、北纬23度艺术空间和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等六大文化片区,拥有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陶都工艺美术馆、刘传纪念馆、刘泽棉亚太馆、潘柏林艺术馆、魏华艺术馆等十多个博物馆和个人艺术馆,同时拥有石湾陶艺集中交易平台——公仔街。此外,石湾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15人、省级陶瓷大师40人和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形成老中青梯队陶艺人才资源,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黄松坚、廖洪标和梅文鼎一起获得了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石湾陶艺的人才力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相比城南片区以及老城区祖庙,石湾缺乏商业支撑和人流支撑,但是依托历史悠久的陶文化底蕴、陶瓷产业和陶艺人才资源,石湾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石湾也发力打造文化街区。2013年初,石湾提出在其西片区建设陶瓷文化街区的设想,并着手把跃进路、高庙路、和平路及周边约3平方公里的范围,建成陶瓷文化街区,把石湾陶艺家的创作、生产、销售力量集结起来,提升陶艺产业的氛围。此后,更是把石湾酒厂的酒文化纳入进来,共同在“陶醉”上做文章,把“陶瓷文化街区”更名“石湾陶醉文化街区“。
此次参观的企业,既有做平台服务的东方印象艺术馆、北纬23度艺术空间,也有产销一体、自主经营的大丰唐,还有主打陶文化旅游的南风古灶,以及依托百年老字号资源而建的酒文化博物馆。孙雄认为:佛山作为文化历史名城,文化商业无论在商品还是商圈都有不少亮点,并且得到保护和弘扬。在研究老字号连锁经营和倡导文化商业发展方面,佛山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陶瓷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除了采用连锁经营开辟新的商业模式,也可以走跨界营销道路,结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商业地产等等。石湾在发挥陶瓷产业的优势基础上,积极探寻文化产业发展,文商联姻,跨界营销,做了许多创新的尝试。如何把文化做成生意,把生意做成文化,在文化和商业之间找寻一个融合点还需要不断去探索。
孙雄会长(右三)、陈娴副局长(正中)、东方印象谭浩深总经理(右二)
孙雄会长(左三)、陈娴副局长(左二)、大丰唐负责人唐嘉(右三)
相关介绍:
东方印象艺术馆是集石湾陶艺、景德瓷器、岭南名画、中国书法、陶瓷艺术壁画、佛山剪纸、木版年画、灯饰收藏、创意设计、贸易、拍卖于一身的民间艺术馆,以现代时尚的外观、典雅豪华的室内装饰独树一帜。馆内分为展区、石湾陶艺馆、 景德瓷器馆、魅力佛山馆等多个主题展馆,其中石湾陶艺展馆珍藏了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廖洪标,黄松坚,曾良以及著明雕塑家曹崇恩的力作,展馆还常年展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潘柏林,现代陶艺家魏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杨锐华,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以及陶艺新秀潘超安,冼有成、凌康强等众多名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作。景德瓷器馆展示了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刘伟、赵紫云、范敏祺,景德镇瓷艺家赵坤、周玲等作品。魅力佛山馆展示了用瓷砖雕刻的艺术壁画、佛山剪纸、木版年画、灯色扎作等手工传统技艺精品。开馆后东方印象已成功举办了封伟民《莲生福地》发行暨为汶川地震灾区捐赠拍卖会,“抒情写意”石湾当代陶艺名家作品展,潘柏林《万世师表——孔子》首发暨向佛山孔庙捐赠会,邓伟根博士《岭南圣域》佛山祖庙大型摄影展等活动。东方印象艺术馆有四种运营模式:一是与国家一级的陶艺大师,例如廖洪标、潘柏林、钟汝荣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合作,限于收藏和销售;二是与画家跨界合作,创造三维立体作品;三是寻找大学中有潜质的学生,萌发新概念;四是注入新血,签约石湾陶艺新势力青年陶艺师。成立五年来,东方印象艺术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多地设立十多个体验馆,更前往各地参展,推进石湾陶艺“走出去”。
南风古灶景区内的东方印象艺术馆
大丰唐始创于2003年,秉承深厚的“石湾公仔” 陶文化,同时又以独自的创新精神,将传统意蕴与现代美学结合,努力探索“熔铸今古”的路子,从而成就了今天大丰唐陶艺 “与众不同,釉彩斑斓”风格。产品以屡获国内外艺术创作大奖的公司艺术总监范安琪女士的陶艺作品为龙头,涵盖日用器皿、陶艺礼品、陶制首饰、生活家居及酒店环境艺术陈设诸系列,尤以佛陀观音、古代仕女、精品生肖等题材,备受收藏界人士珍爱。
北纬23度艺术空间是佛山市第一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集聚多名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及艺术家的高品位私人文化艺术空间。该项目改造模式十分特别,由陶艺大师及艺术家将原有的工业厂房加以巧妙的、艺术的改造,将闲置的厂房成功变身为艺术大师工作室,同时在艺术馆中建有西式酒吧咖啡厅或者中式茶座等休闲设施,对艺术家和市民开放。现在8间大师艺术馆及工作室均已完工并对外开放。北纬23度艺术空间项目通过对石湾瓷厂旧厂房的建筑活化利用,使其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更体现了佛山深厚陶瓷文化的传承。
陈太吉酒庄是广东首家专业酒业集团石湾酒厂集团的前身,始创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至今有185年历史,是广东真正还在原址生产的中华老字号,享有“岭南第一酒庄”之称。至1895年,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陈如岳创立“肥肉酝浸、缸埕陈藏”的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形成独特工艺体系。石湾酒厂集团拥有四个核心品牌,其中:“石湾”是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品牌价值评估为26.15亿元,位列广东省白酒第一名;“陈太吉”品牌自1830年延用至今,并于1951年重新在中央人民政府取得注册;“春花牌”是“广东省著名商标”;“禾花雀”牌是广东老字号。主导产品石湾玉冰烧,春花牌春砂仁酒均是白酒和养生酒分类中广东省唯一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的产品,帝一酒是广东较早覆盖全国市场的中高档养生酒产品。
岭南酒文化博物馆位于陈太吉酒庄所在地,于2014年3月开馆,是广东最大规模的酒文化博物馆,首期占地9000平方米,建设耗时四年多,总投资达4000万元人民币(未含文物藏品成本),定位为一所体验式的行业博物馆,旨在向公众展示悠久的岭南酒文化、传统酿造技艺和相关见证的实物。博物馆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产品展示厅”,“酿酒工艺现场”,“品酒体验馆、古埕酒窖、世界名酒馆和岭南酒文化广场”,以及“酒文化历史陈列馆”。其中,古埕酒窖现藏有清代时期古陶埕超过400个,还在用于稀缺高端酒液的储藏,是目前中国内地超过100年历史、数量较多的陶质酒埕群文物。除了观赏酒文化文物、了解酒的典故、酒俗和酒趣外,还可以通过三维动画、1∶1实景人物,感受明清时期陈太吉酒庄、茶楼粤剧演出、古埠头卸米装酒等历史场景。
南风古灶景区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景区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是世界上现存一条还在使用,最古老的柴烧龙窑,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窑尾作坊、古窑映像、古灶榕风、古寮场等景点。景区内设立了国际艺术家村,现已有30多名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进驻,在此生活、创作。此外,3000平方米全球最大的玩陶中心,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欢乐玩陶,是岭南最具特色的陶艺互动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世界陶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中外陶艺师现场交流指导,现场拉坯制作各种形状的陶具,更可亲自创作一块梦想砖,作品将由500年古龙窑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