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协会动态

黄国雄谈新形势下零售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6月30日上午,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在经科局办公楼会议室联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新形势下零售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专题讲座,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黄国雄主讲,省、市协会、禅城区政府部门、以及商户企业代表近60人聆听,受益匪浅。

 

 

 

 

1、保七还是争八,重点在于提高市场的产销率

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是保七争八、还是保八望九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商品产销率的问题。由于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一般的条件下,产销率只有95-96%,有4-5个百分点的产品有产值没有价值,不能在市场实现,或者沉淀在生产部门、成为积压的库存,或者进入市场以后要做降价处理,使产值又打了一次折扣,导致了我国经济运行高速度低效益的反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我们一部分产品不是按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是按产能、按照就业和计划生产的。而发达国家是推行的订单经济,有订单才生产、多订单就多生产、没订单不生产,产销率几乎达到100%,因此,发达国家增速点虽然在1-2%,但由于基础大,产品能在全部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的产销率。重点推行订单经济,实施企业因需而定的发展战略,或者通过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通过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展销会、交易会,以及推广B2B、B2C、或O2O等多种电子商务,实施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除个别产品外,政府一般不去安排、或插手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把权利交给企业,让市场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样也可避免当前存在的同质化、雷同化和低档化的生产,造成社会产品的大量积压,以确保7%或8%的实际增长。

 

2、要规模还是要效益,寻找规模与效益最佳结合点

有规模才有效益,但规模不等于效益,一切超过市场承受能力的规模,会产生零效益或负效益。寻找规模与效益最佳结合点,这是新时期零售业面临的重大选择。

盲目追求“旧貌换新颜”,争建全国第一,亚洲一流,世界前列,大搞地标性建设,超出了当地居民所能承受的购买力,造成有场无市,有商无业的状态,不仅自身效益不佳,闲置面积扩大,而且在很大程度形成对中小微商业企业的冲击力,甚至关门倒闭,难以为继。其事实证明是大型的商业设施,不论是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还是奥特莱斯,如果超出当地的需要,超出购买力所能接受的压力,都面临效益不佳,或闲置率上升的挑战。

规模要服从效益,要寻找规模与效益最佳结合点,要重视每一种业态保本销售额的研究,要重视对每一个城市消费额、流动购买力,与大中型商业设置的调查,要控制总量,避免盲目发展对零售市场带来的压力,大型商业设施过多对中小商业的冲击,要研究一个城市总体市场和发展规模,与城市商业发展的同步性、超前性和适应性。

 

3、是向东还是向西,要走商业中国化之路

改革前30年,我们引进西方的管理理念,引进各种业态,推动中国连锁化进程,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就和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化进程。那么,今后的30年我们必须向东,促进现代商业中国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现代商业中国化,要从国情出发,针对中国市场人口多,区域广、差别大(民族差别、区域差别、收入差别),底子薄,吸纳能力强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供给体系,多元化的商品结构、多样化的交易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扩大城乡互动,扩大就业队伍,依托传统城镇、依托各类的批发市场,依托大型厂矿的工业基地,发展城镇社区商业,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模式化还是差异化,特色经营才能获得特色利润

没有差异就没有竞争力,模式化经营充其量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差异化经营,才能获得企业的特色利润,“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这是市场一项潜规则。差异化经营包括:营销理念的差异化、管理模式的差异化,商品结构的差异化和服务方式的差异化,形成企业自身的特色、特点和特殊的魅力。

差异化经营不是不要连锁,各搞一套、自行其是:第一,表现为连锁集团的差异化,沃尔玛集团不同于家乐福;永辉不同于物美;超市发,有别于京客隆;形成自己独特经营理念和商品结构;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商品品类和服务模式,占据各自发展的空间;第二,表现为集团内部的差异化,各门店之间既有统一又有差别,既统一经营、满足基本需要,实施统一配送,又有适度的分权,给门店一定的自主权、自采权和差异化的权利,以调动两个积极性;第三,要实施差异化收益,雷同式经营只能获得雷同式利润,只能勉强维持行业生存,而差异化经营获得的差异化利润、要突出企业、门店之间差异化收益。这是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创造的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独特收益,而形成的差异化分配;第四,表现为差异化的发展,千店一面这是商业的悲哀,千街一面这是管理的悲哀,千城一面这是城市的悲哀。只有差异化经营,才能获得差异化发展,构建色彩斑斓的商业世界。

 

5、调整业种、调整业态,回归理性经营

中国奢侈品消费虽占全球销售总量的47%,但72.55%是在境外实现的,在国内实际购买只有280亿美元,只占27.45%。由于受到政策性的制约,多年以来的20-30%的高增幅,去年下架只增加3%,是世界平均增幅的1/4。

中央提出廉政的八项规定和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措施,不是临时应对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它的作用是迫使零售市场有关行业和门类必须调整行业结构、调整业态、消除虚假消费,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对待,回归理性消费,保证零售市场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

 

点击下载:

中国百货业何处去?.docx

挖富矿 调结构 转方式 稳成长——试谈新形势下零售业的战略选择.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