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协会动态

协会为佛山古镇建设出谋划策

       佛山古镇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与湖北汉口、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并称的“四大名镇”,与北京、武汉、苏州齐名的“四大聚”而名扬华夏。近日,“佛山古镇”成为备受关注的“佛山清明上河图”项目的正式名称,并被确定为禅城区“一号工程”,而一期项目启动区的汾宁古道修复工作业已启动。
       12月13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邀请亚洲购物中心主席、台湾购物中心协会理事长刘耀东一同乘坐广佛地铁直达佛山祖庙站,考察了佛山古镇规划区域范围内主要商圈、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东华里岭南天地项目,并与禅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梁炳军就佛山古镇规划进行交流。

 

梁炳军副区长、孙雄会长和刘耀东理事长交流

 

       梁炳军副区长对孙雄会长和刘耀东理事长对“佛山古镇”工程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据其介绍,佛山古镇项目规划北至工业大道、禅城-南海区界,南至卫国路,东至文庆路、市东路,西至汾江路,面积约180公顷,其中汾江河两岸、中山桥、筷子路、祖庙路、福贤路为核心区域。梁炳军强调,从岭南天地到更广范围的佛山古镇,禅城希望借此提升城市形象,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产业支撑”,促进佛山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的有机融合。梁炳军希望借助孙雄会长和刘耀东理事长等专家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为推动古镇项目建设建言献策。

        孙雄会长于上周五(12月10日)重点考察了对祖庙-东华里、梁园、品字街-筷子路、中山公园等佛山古镇核心历史保护区域的历史建筑现状,于13日乘坐广佛地铁直达祖庙站,重点考察了佛山古镇区域内的0101潮流馆、兴华商场、东方广场等大型商场。孙雄指出,佛山的历史沉淀是无所比拟的优势。穿行于古街老巷,从中依稀可追溯当年的古镇风情,如那些药铺、茶楼、万福台、手工作坊,以及穿行其间的小贩。孙会长认同梁区所提出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他指出,古镇产业如何支撑古镇整体规划是个比较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议题,传统的商品售卖已经不适合于佛山古镇项目。

 

东方广场总经理张惠芳介绍情况

考察东方广场

考察岭南天地

了解佛山古镇总体规划模拟沙盘

 

       孙雄会长指出,古镇项目仅限于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应将现代和传统的佛山最著名的纺织、陶瓷、铸造、医药、民间工艺美术、商业、饮食业等产业相结合,一方面应聚集创意产业、时尚产业或其他高端产业,坚持文化自主创新,创造开发出贴近时代脉搏的岭南文化产业链条,打造佛山古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据孙雄介绍,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的东部华侨城,以旅游开发和经营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特色和依托的模式值得借鉴。孙雄还提出,如果能解决交通或停车问题,对保存比较好的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改造,相较于去新建大型商场更适合于发展奥特莱斯(OUTLETS),可以户为个体聚集高端品牌。    

       刘耀东理事长指出,佛山古镇应首先应提出鲜明的项目总体的主题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如前所述完成项目的产业发展规划,注意阶段性推进策略。刘耀东提出对日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值得借鉴,这种模式主要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背景,将相关元素重新聚集于另一新建综合体项目。对于佛山古镇来说,原有历史文化保护区可以修缮为主,再通过新建融合文化元素的大型项目来组合各业种业态推动产业发展。

       孙雄会长邀请刘耀东理事长组织台湾商务考察团到佛山为佛山古镇建设出力,区政府可以多和这些投资商或开发商来沟通,真正结合市场来推动佛山古镇项目的持续发展。
 
被定为禅城“一号工程”
       梁炳军副区长介绍,祖庙东华里的岭南天地项目,是佛山古镇规划先行一步的尝试。祖庙街道行政区涵盖了原佛山古镇核心区域,高度集聚了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其保留的完整程度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人文遗存,在目前国内鲜有。他指出,佛山古镇已被确立为禅城区头号工程,规划设计将借鉴上海新天地、美国中央公园、英国约克镇、德国费莱堡和新加坡河滨水景观等理念,在改造中将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落架重修的“三个原则”,保护为主、修缮为主、民赢为主的“三个为主”,并实现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恢复岭南古镇神韵,提升佛山城市品位。
 
汾宁路“手信街”春节前后亮相
       一期工程启动区的重点工程是汾宁路改造。汾宁路沿街建筑原貌浓缩了巴洛克风格,古典柱式被生动运用,有的还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西连升平路,东连永安路,全长180米,宽14米,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房屋数量约为78栋,其中四层一下房屋66栋。

孙雄会长、刘耀东理事长在汾宁路改造现场

 

       在汾宁路施工现场,“汾宁古道”及两边楼宇修复工程正封闭施工,所涉及的居民已完成动迁。改造工程包括汾宁路两侧建筑附属管线下沉,铺设污水管,铺设新的青石板砖,项目投资预算约1800万元。
       据介绍,作为佛山古镇项目建设启动区的“汾宁古道”改造工程施工已有已月余时间,将在春节前后闪亮登场。项目定位为“佛山手信街”,计划恢复古镇繁华历史镜像,专门售卖剪纸、陶艺、土特产等特色文化商品,打造成为集旅游和购物为一体的古镇风貌街区。此后,再从北往南推进核心区域的建设,逐步恢复历史上多座塔和多个省的会馆。

 

 

 

 

 

 

 

 

 

 

 

链接:佛山古镇五大历史文化街区
       1、品字街-筷子路。品字街街区的街巷格局保存完好,传统风貌相对完整。街巷空间尺度较为宜人,沿街商铺林立,充满活力。不少街巷保存有条石铺地,增加了传统街巷的风貌完整性。规划中品字街—筷子路是佛山清明上河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设计旨在恢复街区的原有风貌,创造出宜人的步行空间。
       2、梁园。梁园是佛山古城区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其独具文化价值的岭南园林建筑风格既是历史标本也是岭南生活的极致样板。梁园两侧片区传统街巷风貌保存相对完整,空间尺度较宜人,棋盘式街巷格局保存较好。部分街巷保存有条石铺地,增加了传统街巷风貌的完整性。
       3、任围。任围的街巷环境保持了传统的街巷风貌,空间尺度较宜人,街巷格局较完整;街巷交接开阔处有良好的公共绿化,营造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但缺乏配套的公共设施;街巷铺地延续了原有的阶条石铺地,增加了传统街巷风貌的完整性。
       4、祖庙-东华里。祖庙街区传统建筑分布相对集中,整体历史格局保存比较完整。福贤路有一段连续的骑楼,不少中西合璧建筑仍保留有精美的雕花装饰。但建筑缺乏整体的修缮和保护。建筑构件存在破损现象。这些临街传统商住建筑室内装修改变较大,与传统风貌不协调。街区内部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为主。该区域现已有开发商介入开发,本设计希望在原有基础上保留更多的历史建筑与传统街区,与其它历史文化街区一起形成佛山古城区的完整风貌。
       5、塔坡。塔坡片区传统街巷保存状况一般,新安街等传统街巷一侧界面被现代建筑侵蚀。片区内尚保存有少量传统风貌完整、生活氛围浓郁的步行街巷,部分街巷还保存有条石铺地。作为“佛山初地”,塔坡片区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因为粤剧博物馆的存在,粤剧也是该街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