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经济平稳发展,稳中有升。GDP、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略有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428.3亿元,增长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10位,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7.1亿元、229.6亿元和1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7.3%和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3:53.6:4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一、从三大供给看,农业增产,第二产业持平,服务业加快发展。
农业增产。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作物长势良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1.6%,园林水果产量增长6.8%。肉猪出栏量增长3.8%。
工业产销平稳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3亿元,增长7.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活力较强,实现增加值123.6亿元,增长8.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实现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5.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4.4%,其中,陶瓷工业实现增加值50.4亿元,增长8.7%;不锈钢制品业、电子工业、水族机电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分别增长17%、13%、10.7%和8.9%; 服装和塑料工业则分别下降5.6%和11.8%。规模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8.8亿元,增长5.7%,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24.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24.7亿元,增长6.9%,其中,内销产值523.5亿元,增长8.5%;出口交货值101.2亿元,下降0.8%。
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6%,比第二产业高2.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5.7%,比一季度高6个百分点。其中,受证券交易大幅增长的拉动,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4%,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3%,比一季度高0.8个百分点。
二、从三大需求看,投资、消费增势较好,出口略增。
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4.8亿元,增长26.7%。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投资55.9亿元,增长20.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4%,拉动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继续高位增长,实现投资额96亿元,增长34.4%,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5.3%,其中,房地产投资25亿元,增长42.6%,拉动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8.7万平方米,增长17.2%。
消费市场较为活跃。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8亿元,增长11.8%。城镇市场是消费增长的主动力,实现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1.9%,拉动消费增长9.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零售额46.8亿元,增长1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95.2亿元,增长11.8%,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91.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6亿元,增长11.4%。旅游市场较为活跃,全市实现旅游收入56.2亿元,增长27.6%;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392.3万人次,增长26.4%。但留宿旅客仍较少,客房出租率仅为44.8%。
出口略增,但进出口下降。上半年,全市进出口额14.9亿美元,下降9.9%,其中,出口额13.3亿美元,增长0.8%;进口额1.6亿美元,下降52.3%。
三、从运行质量看,财税增速趋缓,存贷款余额基本稳定,物价略涨。
财税增速趋缓。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1亿元,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15.5亿元,增长1.3%,归入地方库的国税收入5.5亿元,增长3.9%,归入地方库的地税收入11.1亿元,增长2.5%。四大税种中,增值税25%部分收入增长8.2%,营业税增长6.9%,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14.6%和7.8%。全市各项税收收入43.8亿元,下降3.3%。国税国内税收收入24.2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增值税14.8亿元,增长0.7%;地税税收总收入18.3亿元,增长0.2%。
存贷款基本稳定。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34.7亿元,比年初增长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6.5亿元,比年初增长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59.7亿元,比年初增长0.7%,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104.9亿元,比年初增长9.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254.8亿元,比年初下降2.6%。
物价略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4.8%,推动CPI上涨1.8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下降4.4%,降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