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407.19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74亿元,同比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12.67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77.78亿元,同比下降2.3%。
一、农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94.59亿元,增长10.0%,保持两位数增长。“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蔬菜及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5.1%、5.2%;生猪出栏80.87万头,增长9.3%;猪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增长9.9%、8.9%、12.4%。季末生猪存栏91.33万头,增长4.2%。水产品产量增长8.8%,其中海水产品增长1.5%,淡水产品增长13.5%。
二、工业经济增长较快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1.96亿元,增长9.1%。在产的34个行业大类增长面73.5%,1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上升。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电子行业增长6.3%;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3.8%,其中石化产业增长23.1%、能源产业下降0.5%、新材料制造业增长2.0%;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6.5%,“2+1”产业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1%。分产品看,超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液晶显示屏分别增长41.2%、28.1%、1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长51.7%。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7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6.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7%。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增长10.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9%。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2.4%,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高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26.0%、15.9%,分别比上年同期高9、5.3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总体平稳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05亿元,增长2.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2.4%,餐饮收入下降0.3%。日常消费需求稳定,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等零售额分别增长26.5%、20.7%、16.6%、12.5%;通讯器材类、家电类快速回暖,6月当月分别增长44.6%、42.7%,比5月当月分别回升43.1、30.7个百分点。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32.5%。
五、外贸出口增速提高
外贸进出口1487.41亿元,增长10.0%。其中,外贸出口1003.36亿元,增长9.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进口484.04亿元,增长12.1%。
六、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97亿元,下降9.4%;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完成253.62亿元,下降1.3%。国内税收494.18亿元,下降14%,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完成600.17亿元,增长3%。金融存款余额8412.47亿元,增长5.2%;金融贷款余额9151.24亿元,增长13.1 %。
七、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4%。从八大类构成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2%,衣着类下降0.4%,居住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9.3%,医疗保健类与上年同期持平,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7%。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口径已含R&D支出。
(3)根据最新行业分类标准,第一产业不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包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第三产业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4)金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价格指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用电量数据来源于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