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成员单位

2013年1-12月佛山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各行业生产经营形势总体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工业生产、投资、消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等主要经济指标均稳步增长,基本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10.17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05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340.3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530.76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61.9:36.1。

(二)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逐步提升。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57.64亿元,同比增长 12.6%;完成工业增加值3652.82亿元,增长12.7%。主要特点是:

1.增幅高于全省工业水平。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8.7%)4个百分点,在珠三角9市中低于肇庆(18.1%)、惠州(17.7%)和江门(14.1%),位居第四。 

2.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总产值8078.88亿元,增长13.6%,重工业完成9078.76亿元,增长11.8%。 

3.民营工业发展较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1130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增幅高于全市工业1.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65.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2.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

4.出口仍为负增长。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388.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3%,但降幅比1-11月收窄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0%,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后劲进一步增强。先进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47.60亿元,同比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9.52亿元,增长12.4%。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4.9%,保持平稳,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虽然总量还比较小,但增速分别达到48.7%、61.6%、44.3%。

三是第三产业在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的带动下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业稳健运行。1-12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387.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602.58亿元,比年初增长7. 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112.31亿元,比年初增长11.3%。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45.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商品房住宅成交金额分别为807.92万平方米、666.54亿元,分别增长20.2%、29.9%;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平稳发展。全年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252671万人公里、241015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6%、11.4%;邮政业务总量152.73亿元,增长7.0%。

(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88亿元,同比增长14.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基金预算收入601.99亿元,增长37.7%。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政府扩大内需和增加公共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8.73亿元,增长12.62%,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约占60%。

二是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和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均可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工业在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能耗水平继续下降,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2.06%,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价格指数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比年初预期目标低1个百分点。

二、全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3.65亿元,同比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4.9个百分点。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的比重较大。随着各地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扩宽投资范围和渠道,降低投资门槛,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自筹资金投资比重占据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的半壁江山。1-12月自筹资金投资1539.6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的54.2%。

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5.06亿元,增长13.5%,增幅低于上年同期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1450.97亿元,增长15.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4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房地产投资745.37亿元,增长16.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7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投资增速快于城镇。城镇投资1242.28亿元,增长12.6%,农村投资1141.37亿元,增长17.8%。

(二)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一是城乡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城市零售额1715.65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548.45亿元,增长12.0%。

二是批发零售贸易业稳步增长。实现零售额1974.36亿元,增长12.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上升1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90.7%。

三是主要商品零售保持一定增速。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类值统计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零售额超十亿元以上的商品增势喜人,分别增长20.8%、19.9%、15.8%、10.3%。

四是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保持温和上升。实现零售额289.74亿元,增长8.5%。

(三)对外贸易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

受美国财政政策,中美、中日关系,中欧贸易摩擦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3年全市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不佳,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值增幅逐季下跌,分别为-6.1%、-6.2%、-6.7%。但在各级外贸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11月,全市累计进出口总额56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总值379.56亿美元,增长3.5%;进口总值187.06亿美元,下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