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工作部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市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经济总量扩张,发展速度加快,实体支撑有力,内生动力增强,效益稳步提升,民生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从总量看: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3年,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省统计局初步核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千亿元,达到2160.2亿元,居全省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373.2亿元,第二产业893.4亿元,第三产业893.6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17.3︰41.3︰41.4。
(二)从速度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1、经济增长逐季提速。全年经济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15.0%,第三产业增长15.2%。今年来,我市经济增长逐季提速,在2012年增长10.6%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增长11.6%,上半年增长12.6%,前三季度增长13.1%,全年增长13.2%,比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全省排位也从2012年的第10位上升到今年的第5 位。
2、主要指标增速排位继续靠前。2013年,从纳入监测的1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来看,排前10位的指标有10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和地税收入排第1位;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排第2位;进出口总额排第3位;人民币存款余额排第4位;地区生产总值(GDP)排第5位。
3. 县(市、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6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766.7亿元,增长13.2%,增速与全市持平,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1.8%;规上工业增长28.1%,高出全市增速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2%,高出全市增速7.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高出全市增速6个百分点。
(三)从发展后劲看:实体经济支撑有力
1、农业经济形势稳定。2013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83.8亿元,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增长3.3%。受“尤特”等台风影响,全市粮食产量有所减产,全年粮食产量142.1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253.5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274.5万吨,增长5.0%;肉类总产量65.4万吨,增长1.6%;水产品产量88万吨,增长4.7%,其中罗非鱼17.2万吨,增长2.9%。
2、工业生产较快发展。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突破2千亿元,达到2074.1亿元,实现增加值529.1亿元,增长17.1%,增速居全省第9位。其中重工业增长15.5%,轻工业增长31.5%。全年原油加工量1630.1万吨,增长13.5%;乙烯产量112.6万吨,增长2.2%。实现出口交货值100.1亿元,增长29.2%。
3、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3.6亿元,增长15.2%,比2012年提高7.1个百分点。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67亿元,同比增长18.0%,居全省第4位;人民币贷款余额637.1亿元,同比增长18.1%,居全省第11位,人民币存贷比为40.6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四)从内外需求看:内生动力增强
1、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5亿元,增长54.6%,其中工业投资383.8亿元,增长75.9%,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排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1位。房地产开发投资77.4亿元,增长4.6%。反映投资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474.1亿元,增长79.1%;基础产业投资266.6亿元,增长33.8%。在建项目21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3个。
2、内需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今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保持在11.5%-12.5%区间波动,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8亿元,增长11.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915.3亿元,增长1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3.5亿元,增长11.7%。
3、外需市场较快增长。今年来,全市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2亿美元,增长17.7%,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总额8.1亿美元,增长28.1%,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470万美元,增长43.3%,增速居全省第2位。
4、用电量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1.9亿千瓦时,增长6.0%,其中工业用电量50.5亿千瓦时,增长5.0%,增幅比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五)从发展质量看:效益稳步提升
1、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3亿元,增长15.6%,增速居全省第15位。其中来源于税收收入54.6亿元,增长23.9%,税收收入占比60.4%。来源于茂名市财政总收入417亿元,增长18.1%,增速居全省第9位。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319.3亿元,增长7.7%。其中国税收入248.5亿元,增长2.3%;地税收入70.8亿元,增长32.1%。
2、工业经济效益向好。1-11月,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5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亿元,增长39.1%;实现税金159.6亿元,增长1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7.4亿元,增长13.4%。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初步测算,2013年全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0036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08元,增长13.7%。
4、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今年来,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在2%的涨幅波动,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涨幅4%的调控目标。
(六)从民生保障看:民生改善明显
1、财政支出倾向民生。今年来,全市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9.1亿元,增长8.8%,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达157亿元,增长9.5%,高于财政支出增幅0.7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1%,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2、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培训农村劳动力3.99万人,转移就业8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81.2%、99%和98.5%。低保城镇和农村月人均补差分别比上年提高116元和35元,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