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肇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72.71亿元,同比增长5.1%。分门类看,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32.12亿元,增长6.1%;采矿业完成增加值5.85亿元,下降3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34.74亿元,增长2.5%。从重点行业看,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7.6%、25.5%、2.4%,金属制品业增速为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7%。从百强企业看,完成增加值255.48亿元,增长14.8%。现代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8.9%和5.6%。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0%。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分别下降47.8%、25.8%;第二产业增长24.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4.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1.2%。
消费市场收缩。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74亿元,同比下降0.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8.42亿元,下降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32亿元,增长0.2%。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620.9亿元,下降0.5%;餐饮收入32.84亿元,下降2.1%。从主要商品看,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下降20.9%,汽车类下降16.1%。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商品零售130.95亿元,同比下降4.4%。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仍较大。1-7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65.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2%,降幅比1-6月收窄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6.10亿元,同比下降39.6%,降幅比1-6月收窄1.2个百分点。
进出口保持增长。1-7月,进出口总额226.3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 出口总额159.62亿元,增长1.5%;进口总额66.72亿元,同比增长0.9%。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65 亿元,同比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29.48亿元,下降1.3%;民生类支出167.06亿元,占比达72.8%。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82.52亿元,同比增长9.3%,比6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14.75亿元,同比增长5.1%,比6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
物价温和上涨。7月份,肇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1-7月CPI同比上涨2.4%。7月份,肇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5%,涨幅较6月回落2.1个百分点;1-7月PPI同比上涨4.5%。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4.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