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考拉
3年投资千亿元推进103个项目,努力将佛山建设成一个具备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等八大要素的“理想城市”。2月10日正式公布的《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勾勒出这样一幅美好图景。
副市长许国表示,我市将大力推进六大工程促进城市升级,确保佛山“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
六大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化品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佛山的城市化率在2011年底已经达到94%,但佛山的城市化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佛山的城市建设,许国如此评价。
而根据此次公布的《行动计划》,佛山将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来提升城市的品质,包括组团中心提升、“三旧”改造、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宜居城乡、产业新城、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等。
《行动计划》提出,佛山要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组团中心功能完善和品质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轴线和节点更新改造初见成效、岭南文化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的阶段发展目标,使城市总体形象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编制低碳城市五年规划
《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以组团中心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轴线和节点更新改造及城乡环境整治等四个方面103个具体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城市核心区、城市主干道、重要道路节点、重要滨水地区及门户等最需先期突破、且具控制性的区域来实施升级计划。
“项目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要充分体现佛山的文化特色、岭南特色、山水特色和生态特色。”许国说。
按照《行动计划》,我市将在城市改造提升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设“紧凑城市”模式与典型,把我市城中村逐步改造成城市宜居宜业社区,并且注重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同时,我市将编制并严格实施低碳城市五年规划,充分利用“沿江景观”和“水乡风貌”条件,打造优质公共空间。
首提建设城市中轴线
“强中心”战略在《行动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市提出了要加快城市文化中心、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务中心等设施,改造提升组团中心重要滨水地区景观面貌,增强组团中心集聚力和辐射力,丰富和提升城市内涵。
《行动计划》还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核心区佛山城市中轴线”。同时推进佛山新城、岭南天地、季华商务区、千灯湖金融高新区等城市新地标建设,复兴一批拥有成片岭南建筑的风貌街区。
据悉,今年6月前,我市将启动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中心区概念规划和中轴线城市设计、佛山市城市慢行系统规划、佛山建设低碳城市规划等,探索建设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与控制新体系。
部门解读
地铁2、3号线有望上半年拿到批文
什么是“城市升级”?《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如何在推进过程中体现共建共享?2月10日下午,佛山市国土规划局副局长顾耀辉、总规划师刘宏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对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的解读。
“城市升级就是换发动机”
记者:什么是“城市升级”?它的内涵是什么?
刘宏:我打个比方吧,比如一辆汽车,如果它只是改了外观或者内饰,这不能说是升级,换了一个更强劲的发动机,才能称得上升级;再比如一台电脑,也只有操作系统的升级才叫升级。佛山要实现城市升级,通俗的说,就是要给佛山换一个新的发动机,新的操作系统。
城市升级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催生一个优质的城市载体,破解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城市的精气神,使城市整体内涵与佛山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方面相适应。
记者:整个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刘宏:首先,这个行动计划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计划,不是穿衣戴帽,不是涂脂抹粉的工程,而是包括了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内涵、城市品质等各方面的提升,是城市的质的提升。
第二,城市滨水区、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重点片区的改造是计划的重头戏。
第三,计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非常多,公共交通这一块提到了很高的认识,项目分量很足,包括轨道交通、公交站场、交通优化提升等一系列工程。
记者:佛山城市升级要“一年初见成效”,这有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
刘宏:量化的考核指标是没有的。但是从项目的安排可以看到,大部分项目要在今年形成基本的轮廓。今年将是一个突破年,行动计划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今年了。广佛地铁南延线2015年底建成
记者:《行动计划》提出要“注重与民生相结合”,市委书记李贻伟、市长刘悦伦都反复强调城市升级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那么,这次城市升级行动究竟如何体现共建共享?
刘宏:这103个项目可以说大部分都是紧贴市民的民生工程。比如生态环境治理、公共交通工程等等,都是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的。甚至具体到农贸市场改造这一块,都放在了这个城市战略的盘子里面,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记者:《行动计划》中提到要进一步强化泛珠三角区域、广佛肇经济圈和我市组团之间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佛山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接下来有什么构想?
顾耀辉:佛山的轨道交通网络实际上包括了四个层次:一个是国家铁路,比如已经建成的武广铁路,以及在建的贵广(南广)铁路、广珠铁路;一个是城际轨道交通,广珠城际线已通车运营,佛肇城际已经开工,广佛环线今年要开工,广佛江珠城际线力争今年内开工;一个是城市轨道交通,广佛地铁一期工程已经运营,并且已经明确,南延工程今年9月开工,2015年底建成。
地铁2、3号线的建设规划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希望上半年能拿到批文。
沿岭南大道打造城市中轴线
记者:《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核心区佛山城市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在哪里?
顾耀辉:这几年佛山一直在推进“强中心”战略,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来看,一个城市的强中心往往是要通过一条中轴线来提升中心凝聚力。按照市政府的安排,我们已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专门做了一个关于佛山城市结构的研究,佛山城市的中轴线确实不太好找,目前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为以现有的岭南大道为基础,形成一条轴线带,东西宽约一公里,北部顶端是到城北批发市场、海八路一带,南端终点则还没有完全明确下来。
记者:100多个项目中,有多少是围绕打造中轴线来展开的?
顾耀辉:佛山新城的项目,基本上是围绕中轴线展开的,禅城区的很多项目,包括亚艺公园、文华公园的改造提升工程、包括中山公园的改造等等,也都有利于城市中轴线的形成。
做好三类地区确保佛山特色
记者:103个项目涉及到城市方方面面的改造提升,我们如何在改造中突出佛山城市的特色呢?
刘宏:国际上有一个 共识,一个城市,只要三类地区做好了,城市特点基本就出来了,就不会有千城一面的雷同感。
一个是城市滨水区——我们有不少项目是与东平河、汾江河的滨水景观提升有关的;一个是城市中心区——我们有一个组团中心提升工程;一个是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要继续推进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启动莲花路-升平路片老城区改造(一期)工程,复兴一批拥有成片岭南建筑的风貌街区。这三类地区如果都做好了,佛山的特色就出来了,我相信也一定会得到社会认同的。
升级新名词
理想城市
《行动计划》提出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一个理想城市的目标,并且提出了佛山版“理想城市”的八大要素,即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
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宏说,几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已经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佛山提出“理想城市”的目标,更多地是对自身的城市发展形态进行多维度的重新思考,寻求可持续的发展。
如何理解理想城市?市长刘悦伦表示,“理想城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标准应该是包含很多主观因素在内的,现阶段佛山追求的还是一个初步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
紧凑城市
《行动计划》提出,要“探索佛山建设‘紧凑城市’模式与典型。”刘宏解释说,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致发展的新思维,反对“摊大饼”、无序扩张。佛山要建设紧凑城市与建设理想城市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紧凑城市是佛山要成为理想城市的其中一个具体手段和做法。
荷兰、香港等城市与地区都是紧凑城市的典型。尤其是香港,堪称全世界最紧凑的城市。“紧凑城市”实际上包含了对高楼的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功能、城市交通体系等多种元素进行优化组合的内在要求。
因为土地资源稀缺,香港城市建设采取了高容积率的建设模式。维港两岸虽然楼宇密布,但是在香港的新市镇,却处处绿树成荫,到处是大片的公共绿地。
公交换乘枢纽站
《行动计划》提出,佛山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公交换乘枢纽站、公交港湾式站亭和公交首末站场。刘宏说,功能齐全的公交换乘枢纽站是集合了交通、生活、生产、学习等多种要素、功能集聚的城市重要功能区域,体现以人为本、“零换乘”的理念。这在香港、新加坡等知名大城市已经非常常见。去过香港或者新加坡的市民可能都会对当地的公交换乘枢纽站印象深刻。
在这样一个枢纽站里,一般都会有多条线路,市民可以在此换乘,很方便。其次,枢纽站还和地铁站、巴士站无缝对接,对于出行的市民来说,又有了更多选择。此外,枢纽站一般实现人车分离,每条线路都分不同的进出口,让乘车有序,同时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升级保障
“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投资
佛山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时,适逢佛山地方债务进入还贷高峰期,总投资千亿元的项目如何确保资金到位?如何做到资金使用合理,避免干部腐败,确保城市升级而干部不倒?
保障 千方百计多层面筹集资金
“客观的说,当前我们是有困难的,但一定要克服困难。”刘悦伦说,实际上,1000亿元投资当中,很多项目是社会投入,往往一个重大项目拉动的社会投资就高达几十上百亿元,比如岭南天地,就是由港商投资。
在政府投资方面,也是多层次的,市、区、镇街三级联动都发挥最大能动性的话,压力就不会那么大。“市一级肯定是要集中财力办好这件事情,同时我们的大国资、全覆盖的改革也会充分发挥国资的作用,盘活一笔资金投入。” 据介绍,今后3年,我市将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努力为城市升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五区及佛山新城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升级工作的资金倾斜力度,对建设资金有缺口的项目,坚持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导向,拓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
禅城区委常委冯永康表示,禅城区预计今年拿出10亿元用于城市升级。同时,禅城要通过城市升级与“三旧”改造、产业发展的结合,对土地进行统筹开发,产生更大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保障 资金使用不当将被问责
“纪委要派驻工作人员,参与到整个过程。要好好做事,不要犯什么错误。”在动员会上,市委书记李贻伟语重心长地警醒广大干部在开展城市升级行动中营造“干净干事、风清气正”的氛围。
刘悦伦也表示,“今后,组织、纪检、宣传部门要一起加强督查督办,共建‘阳光工程’。”在推进城市升级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按照时限要求,查看项目进展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完成较好的,资金使用合理、安全、规范和有效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反之要进行谈话、批评甚至问责;组织部门要把城市升级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升级的战场上选拔使用干部。
据悉,今后3年,市监察局将会同市升级办等相关部门对五区政府、佛山新城管委会、市有关单位落实城市升级工作任务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五区政府、佛山新城管委会、市相关部门,也将严格按照任务目标和职责分工,积极落实好本辖区内、本部门的城市升级工作。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