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考拉
去年11月以来,随着广佛地铁开通,市民前往广州消费越来越便利,在消费外流加剧的形势下,本土消费是否还有多大空间?
广佛地铁开通伊始,大家的关注点更多为如何去抢广州客,事实上,佛山本地百货商场首要的是服务好本地客源。2011年上半年,佛山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74亿元,增长18%。
增长强劲
今年佛山零售商业销售额增15%
“佛山的零售商业连年稳步上升,已经在广东省稳坐第三。”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佛山零售商业不断提升,相反,广州的零售商业基数虽然达到了300亿美元,但在全省比例却出现下滑,已经从原来的27%~28%,下降到现在的24%~25%。
据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伍迪安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佛山的零售商业销售额增长达15%,其中兴华商场、东方广场、南海广场、保利水城的增长都在15%以上。
“出游并不等于外流,佛山的商业发展是很乐观的。”孙雄认为,佛山强劲的商业增长,还吸引了包括广百、友谊、北京王府井等外来百货商场的入驻。
对佛山本地的零售商业而言,维护本地客源变得更加重要。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伍迪安认为,在这种强劲的势头下,佛山本地百货商场应该在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客源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吸引外来客源。
外流不明显 市民消费依然在本地
不可置否,广佛地铁的开通确实使去广州消费的佛山客流增多了,但只是少量,而且生活化的消费依然在本地。
“坐地铁一个多小时到广州去消费,很拥挤,这种购物是很累的。” 兴华商场总经理李耀坤认为,佛山的消费外流的现象并不明显,毕竟长期采取这种远程的购物并不舒适。
“节假日对市民来说更多是一个旅游概念,而不是购物概念。”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认为,许多佛山市民到广州,更多是去广州的新景点,同时在购物的时候也是选择购买个性化的商品,而不是生活化的商品。
以前的佛山市民到广州最主要是购物,但是现在广佛地铁开通,交通便利,佛山市民到广州不再是单纯地购物。“佛山市民购买生活化的商品还是在佛山。”孙雄认为,本地的客源依旧是以本地百货商场的消费为主,“到广州主要也是购买高档的产品。”
“舍近求远的消费只是短暂的,迟早会回归到本地消费。” 顺联广场策划副总监叶辉宇认为,少量的佛山市民在广佛地铁开通后外流到广州,只是一种短期的现象,随着本土零售商业的发展,最终必定会回归到佛山本地消费。
商业不靠抢 错位经营最重要
在50名佛山市民接受随机调查中,52%的受访者认为佛山本地的百货商业应该丰富业态服务,26%的受访者认为佛山还应该引入更多的品牌和产品种类。
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佛山本地百货商场选择少、种类少、品牌少,国庆选择到广州消费的受访者中,64%是因为广州的选择更多。而选择留在本地消费的,54%是因为佛山的购物环境人较少,较为舒适。
“佛山的百货商场,餐饮的份额太少了。”许多受访的市民都抱怨佛山的百货商场业态丰富度不足,例如祖庙地区,经常购物结束后,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
一些佛山本地百货超市经营者也坦言,“广佛两地的商场同质化很严重,而佛山本身的商业也缺乏特色。无论是与广州竞争,还是佛山本地商业的发展,都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叶辉宇认为,差异化的定位很重要,要尽量形成各自不同的业态,顾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才不会担忧无法维护本地客源的问题。
“商业不是你抢我,我抢你的问题,错位经营才是商业项目站稳脚的关键。” 保利水城购物中心市场推广负责人认为。
叶辉宇也表示,佛山的商业可以考虑加入自身特色,如选择历史文化点的衔接,像南风古灶这种文化景点的利用,或者是引入有佛山特色的专区,如陶瓷专区,佛山家电专区等。
“东华里改造完成开业后,我相信祖庙商圈能超过天河城。”孙雄认为,立足本地特色,佛山的商业不要定位在与广州竞争,而是要结合佛山本地的文化元素。此外,还可以发挥本地的家具、家电等强势产业优势,给休闲娱乐预留时间,商业发展要立足本地化,不是靠抢回来,应该尽量满足本地市民的生活需要。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