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考拉
后亚运时代,广州北京路-文德路、上下九、新中轴线等商圈以“广府文化”作为精神内核进行价值再造,集历史古迹与现代流通业价值为一体的文化工程,纷纷涌现。
在17日举办的广府文化发展论坛上,“北至应元路,南到珠江,西连解放路,东达文德路”将打造成广州中央文化区(C C D ),而C C D的建设标杆是华南最大规模的文化主题市场“东方文德广场”。此番同时上马的文化工程,还有“十三行旧貌恢复”,北岸文化码头创意产业园,海心沙重塑,珠影改造等等。
“一些能够帮助政府解决执行层面问题的企业往往能够抢占先机。”广州市国资委副主任陈雄桥对媒体如是分析。
“广府文化”名片浮出水面
就目前来看,广州在原址土地进行文化改造的得意之作恐怕非东方文德莫属。
东方文德广场位于广州“文脉”文德北路与文明路交会处,脚下的地块本已闲置2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从拿地到明年正式投入运营,东方文德广场历经十载,肩负着把中国传统且有底蕴的东西挖掘出来,把广州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整合起来的历史使命。”广州富春东方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基表示,政府把“广府文化研究中心”落户到东方文德这个项目,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载体将政府的思路体现出来。
具体来说,“北至应元路,南到珠江,西连解放路,东达文德路的越秀片区,将打造成广州中央文化区(C C D ),而C C D的建设是以‘广府文化’作为精神内核进行价值再造,以‘东方文德’作为带头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广州市越秀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陈韧如是说。
譬如,“东方文德可以将文德路的商家整合进来,将低端的字画买卖提升到高端的收藏拍卖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同时启动的‘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将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整合专家学者‘智库资源’,并以东方文德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为载体,通过举办历史文物展示、现场艺术创作、广府文化产品专区展示交易等活动,借助网络、论坛、会展等多种手段,强势打造广府文化名片。”郭建基在论坛上进一步解释。
目前,落户于东方文德的“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已被政府列为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十大标志工程之一。按照规划,北京路至文德路一带将崛起一个广府文化街区。
搭乘文化政策利好东风
此前几年,“广州的写字楼都是往东移,北京路一带的写字楼租金一直上不去,商业中心也一直发展不起来。”在城建兴业地产商铺总监朱辉看来,东方文德广场是个特例,项目定位切合了广州市将北京路打造成“广府文化旅游名片”的出发点。
这意味着,“文化地产投资建设,政府的意志不可忽视。”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在论坛上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质性的政策将在今后陆续出台,这将给文化行业和企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会。
迄今,国家已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也将一大批文化创意园统筹到一起,试图建成“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并支持广州建设为“创意之城”。
破解“轻文化重地产”的行业通病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各类名义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多达300个。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园并不多。”北大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提出质疑,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一旦创意园内部不能搭建完整的产业链,不能提升文化企业产值,就很容易沦为商家“吃政策”的圈地项目。
在这个行业症结上,“和其他商业项目不同的是,东方文德是严格挑选招商客户,而不是什么客户都可以选择我们。其实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文化特色。”郭建基说,东方文德广场将构建中国文化艺术精品鉴赏交易、中国古玩艺术品鉴定交易拍卖,广州文化产权交易三大中心,致力打造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示范基地和广府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并与国内外各大知名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对接互动,通过现场交易、展会、产权交易及电子商务等四大平台,形成高覆盖、高效率、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全天候展示、交易平台。
据悉,东方文德广场总建筑面积16万平米,由6.8万平米艺术家公寓、2.5万平米文化产业写字楼、3.5万平米商业中心和8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组成,是集金融投资、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商务办公、住宅、会展、教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广东美术工艺品交易中心、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以及黄金、钻石、玉器等贵金属交易所均有意落户于此。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