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上半年零售业回顾:业绩“跌跌不休”,门店转型、开展全渠道、聚焦区域市场成主旋律

实体零售店的转型路数基本上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与2014、2015年,行业各种转型思潮和理论百花齐放的火热现象形成反差,2016年的零售业颇显低调,各家企业的发力点也回归到了几种常规动作上面。

回顾和梳理年初至今的行业趋势,除了业绩下滑与去年相比有扩大的状况之外,大多数零售企业将转型的重心放在了门店升级改造、全渠道战略以及聚焦区域市场等几个毫无新意的手段上。

这说明,第一、零售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没有更多气力去尝试新模式;第二、企业家心态更加务实,将企业生存寄托在能够产出效益的举措上。

1、跌跌不休,业绩下滑趋势同比扩大

今年的日子比去年更加艰难。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2%,增速低于上年同期6.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3%,增速低于上年同月2.9个百分点。

一位区域零售企业战略总监说:他所在的企业一季度同比销售下滑,二季度销售下滑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竞争对手,欧尚和大润发在也一些区域出现销售同比下滑的状况。

我们此前分析过,中国经济的低迷将成为比电商更加厉害的实体店“杀手”。不久前,中央“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指出,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中央“权威人士”的定调说明,零售业在未来还将迎接漫长的寒冬。经济大势决定了零售业的基本面,我们的实体店经营者不要幻想期待市场回暖来带动企业增长,而是要内部挖潜,力争上游,确保在下一轮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2、业态转型与门店升级并举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呈现的趋势是,实体店在业态转型方面的力度加大。这里面有两个现象,一是社区店和小业态炙手可热,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力精品店,门店升级改造成为浪潮。

比如,永辉去年开出的会员店以及号称“Bravo中Bravo”的福州泰禾店;华冠集团推出的SPAR EXPRES便利店;山西美特好打造的社区生鲜店“蛙先生”等新模式、新业态成为业界关注的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门店转型升级成为都比较容易上手,也容易出成效的做法。但问题在于,盲目追求门店升级容易陷入“装备竞赛”的怪圈。今天A企业装修一家店花了500万,明天B企业装修花了800万;今天A企业用的是某知名国际品牌的货架和设备、明天B企业也跟着采购一套。

另外,便利店业态也颇受业界关注,一些大卖场巨头纷纷发力便利店业态。便利店事实上也面临增速放缓、成本上涨等问题。

3、对全渠道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全渠道被视为实体店转型突围的一大途径。按照官方的定义,所谓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就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采取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无差别的购买体验。

就目前来看,业界对全渠道的态度产生分歧,大有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尝试了数年O2O实践的云猴数据CEO杨军表示,“对于安分守己的实体店阵营而言,全渠道是否又是电商对实体店的一场新骗局”?

而另一方面,大商总裁刘思军则认为,天狗网的全渠道模式方向是对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按照预期,明年能够实现10%的销售纯增量,天狗网的全渠道模式就算是“跑通了”。

两者对于全渠道迥异的观点,也折射出零售企业对全渠道的认识、企业自身经营模式以及对未来零售趋势判断的不同。

全渠道的概念在业内兴起已有时日,观之零售企业对于全渠道的态度,从最初的看不懂、不以为然,到某段时间“言必全渠道”,再到如今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审视全渠道,可以反映出实体零售商面对新理念,心态逐步成熟。

4、区域为王再度回归

在中国零售业的进化史上,一直存在“全国扩张”与“区域为王”两种不同的战略。事实上,它们是一对对立而同一的存在。从辩证关系上讲,两者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有看谁更适合实施某种战略,或者说谁能更好驾驭某种战略。

“区域为王”是本土零售商最早的提法,他们认为,企业要在某个区域形成规模效应,网点布局要密集,形成网络状分布。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对竞争对手形成包抄合围之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而“全国扩张”战略是零售业发展到后期的一个趋势。一些有实力的零售商出于跑马圈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为了要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只能走出当地,跨市、跨省乃至跨越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去拓展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区域为王”与“全国扩张”,两种战略争论不休,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企业发展?从步步高的经验来看,两种战略没有绝对的谁是谁非,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了适当的战略。而这两年,伴随着家乐福、沃尔玛、人人乐、百联集团等最早尝试全国扩张的企业开始衰落,目前依然走全国扩张路线,并且保持有较强竞争力的只剩下大润发和永辉两家企业。

相比之下,一些立足区域发展的企业当前日子相对要好过一点。这便又回归到了“区域为王”的时代。安德利集团董事长陈学高表示,“区域市场的消费环境和物流限制如同天然的青纱帐,这给区域零售企业一定的保护。未来最有优势的,必将是区域中有实力有特色的龙头零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