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多发的考验,全市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产业第一”工作部署,1-7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基本延续恢复态势。
一、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1-7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3.41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3.8、4.1个百分点。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68.93亿元,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0.3%,其中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生物医药业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0.7%、17.8%、17.7%;石油化工、天然气开采、精密机械制造、电力能源业平稳增长,增速分别为4.5%、1.2%、1.2%、4.1%。现代产业加快发展,1-7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0.8%、11.3%和10.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4.0、2.9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升
随着“产业第一”各项工作部署加快实施,全市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回稳态势。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5%,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42.5%,增速高于全省26.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0.3%;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下行态势,同比下降29.3%,降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转负为正,同比增长0.2%。新动能培育成效显著,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8.1%,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8.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7.1%,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3.0%、58.1%、24.1%、65.5%。
三、消费延续复苏态势
1-7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85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较4月、5月、6月分别收窄1.8、0.9、0.5个百分点,呈现企稳回升、缓慢复苏的态势。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1.7%,餐饮收入下降17.8%。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看,基本生活用品消费保持平稳,其中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5.8%;升级类消费持续低迷,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零售额下降41.1%,通讯器材类零售额下降21.0%;石油及制品类销售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5.3%;随着汽车消费优惠政策持续发力,汽车类销售有所改善,汽车类零售额下降6.9%,降幅较上月收窄2.3个百分点。
四、金融存贷稳定增长
7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037.20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增长13.0%;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740.99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住户贷款增长10.6%,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18.3%。
五、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1-7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4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下降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0.4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九项民生支出下降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56.0%。
六、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1-7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13.24亿元,同比下降5.2%,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33.68亿元,同比增长7.3%;进口679.55亿元,同比下降20.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11.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8%;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9.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5%。外商投资、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9%、3.9%,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下降80.2%。
七、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2%,服务价格下降0.5%。1-7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8%,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