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2020年1-3月汕头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汕头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1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36.51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69亿元,同比下降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5.10亿元,同比下降1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6.72亿元,同比下降4.8%。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农业(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1.9%。疫情期间,春耕春播有序推进,有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水果产量、蔬菜及食用菌分别增长8.8%和1.4%。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能繁殖母猪存栏比2019年末增长6.7%。

二、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与防疫相关行业及现代产业发展较好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0%,降幅比1-2月收窄6.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1-2月收窄14.6个百分点。3月份超过七成制造业行业增加值降幅比1-2月收窄,9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医疗防疫相关行业较快增长,3月当月医药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幅比1-2月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分别增长9.7%、46.6%和13.0%;口罩产量同比增长4.1倍;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同比增长16.1%。现代产业增势较好,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降幅比1-2月大幅收窄15.1个百分点。部分新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其中,3月份高压开关板、低压开关板、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产品分别同比增长48.3%、36.6%和93.2%。

三、服务业有所放缓,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降幅比工业小8.9个百分点。部分现代服务行业抗压前行,其中,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3.5%,1-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0.5%。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增势较好,其中,一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邮政业保持良好发展,一季度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3%,邮政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7.5%,其中,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4%和61.2%。

四、投资降幅收窄,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8%,降幅比1-2月收窄2.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增长势头,一季度同比增长33.2%,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49.6%。补短板、城市提质类领域大幅增长,其中,交通类、能源类、水利类、市政设施类、环保类投资分别增长31.0%、19.8%、39.4%、15.0%、395.8%,民生领域中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业投资分别增长198.4%、80.8%和24.9%。

五、商品零售减少,网络销售发展加快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9亿元,同比下降19.5%。网络销售发展加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2%,增幅比1-2月提高2.5个百分点。生活保障和防疫产品商品零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的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分别增长0.5%和3.3%。

六、货物出口降幅收窄,进口增势较好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130.2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小于全省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90.5亿元,同比下降13.5%,降幅比1-2月收窄0.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39.7亿元,增长16.4%。

七、民生支出保障有力,金融保持稳健运行

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尤其是疫情防控支出倾斜,一季度民生支出同比增长6.9%,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比重比1-2月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健康、节能环保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20.8%和70.1%。金融存贷款加快增长,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10.65亿元,同比增长7.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27.05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2月末分别提高3.4和3.1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小幅增长,城镇居民略增农村居民微降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5元,同比增长0.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9元,同比增长0.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1元,同比下降1.4%。

  总的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一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统筹做好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力度落实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