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2018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上半年,广东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41.93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51.57亿元、19779.86亿元和25010.50亿元,同比增长4.0%、6.0%和8.2%,与一季度相比,第一、三产业增幅分别提高0.7个、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幅分别回落0.6个和0.9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保持平稳

(一)第一产业增速提高。今年以来,广东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阳光充沛,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今年春收情况良好,蔬菜、水果产量稳中有增,上半年,全省蔬菜产量增长3.8%;水果产量增长6.6%,其中荔枝增长16.3%。渔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3.5%。上半年第一产业的增速是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

(二)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121.95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2%,是2015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领先于轻工业3.6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8.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强有力支撑了整体工业发展,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7.9%和11.3%,三大行业增加值合计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9.6%,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质量较高。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0.2%、25.2%。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幅(5.4%)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在防风险、去杠杆、严监管的宏观政策大背景下,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稳步发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重返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0.1%。在建的施工项目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计划总投资增长18.9%,其中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长27.8%;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共有6300个(不含房地产开发),同比增加812个。从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构成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粤东西北地区增长34.0%,增幅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0%;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13.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0.3%,累计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

(二)消费升级持续新业态发展良好。上半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06.33亿元,同比增长9.3%。新兴消费业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30.5%;“互联网+支付”高速增长,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74.8%。快递业务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9.8%。信息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上半年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7%;4G用户期末数达1.3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82.9%;移动互联网期末用户达1.50亿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78.6%。

(三)对外贸易趋于平衡。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32396.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19070.6亿元,同比下降3.3%;进口13325.9亿元,同比增长12.6%。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同比增长82.1%,继续居全国首位。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对印度(2.2%)、俄罗斯(20.6%)、巴西(3.1%)和南非(8.9%)出口额分别快于同期出口总额5.5个、23.9个、6.4个和12.2个百分点。用于工业生产和部分消费升级的进口产品增长较快,上半年,集成电路、飞机、水海产品、化妆品分别增长31.2%、75.3%、79.2%和200.0%。

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38.2%和59.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成;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同期的3.6:43.5:52.9调整到3.3:42.7:54.0。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5.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0.1%,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较好,上半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9.1%)占进出口总额比重48.5%,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中,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2.4%,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社会领域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的0.4%和7.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和0.5个百分点。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9.9%)占进出口总额比重48.7%,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13.5个百分点。

五、质量效益提升

(一)财政收入质量较高。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18.7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一季度略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323.25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7%。财政支出增幅回落,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64.06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

(二)工业企业盈利向好。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78.97亿元,同比增长9.4%,虽然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各项降成本政策措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2%,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差为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2.8%,比一季度下降4.3个百分点。

(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9元,同比增长8.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0.5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234元、8872 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8.8%。

(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规模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0.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部分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增长较快,其中: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同比增长19.9%,垃圾焚烧发电量增长28.6%,沼气发电量增长33.0%,太阳能发电量增长66.2%。

总体来看,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下半年,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力度;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工业企业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摸清家底,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