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8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指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预判2018年全年经济走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2018年一季度 宏观经济运行 分析
今年以来,广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05.29亿元,同比增长7.0%(见图1),增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90.8亿元、8975.06亿元和11939.43亿元,同比增长3.3%、6.3%和7.9%,第一产业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回落0.1个和1.4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16年—2018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图
与上年同期相比,虽然一季度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不同程度的放缓,但所有的主要指标增速都保持正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见表1)
表1 2018年一季度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
指标 |
一季度累计增速(%) |
上年同期累计增速(%) |
与上年同期累计增速差 (百分点) |
地区生产总值 |
7.0 |
7.8 |
-0.8 |
第一产业 |
3.3 |
3.1 |
0.2 |
第二产业 |
6.3 |
6.4 |
-0.1 |
第三产业 |
7.9 |
9.3 |
-1.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7 |
7.1 |
-0.4 |
固定资产投资 |
11.3 |
12.5 |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9 |
10.5 |
-0.6 |
进出口总额 |
8.2 |
15.4 |
-7.2 |
#出口 |
2.5 |
13.5 |
-11.0 |
进口 |
17.3 |
18.7 |
-1.4 |
全社会用电量 |
7.5 |
5.1 |
2.4 |
#工业用电量 |
4.0 |
7.5 |
-3.5 |
货运量 |
4.2 |
9.4 |
-5.2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
6.8 |
11.8 |
-5.0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13.6 |
14.5 |
-0.9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0.8 |
16.0 |
-5.2 |
#税收收入 |
13.7 |
15.4 |
-1.7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6.2 |
45.1 |
-38.9 |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高0.2个百分点,其他指标增速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全社会用电量及工业用电量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排位大部分位于中间水平。与苏鲁浙三省相比,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比江苏多611.98亿元,同比增幅高于山东0.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江苏、浙江0.1个和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江苏、山东,低于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山东,低于江苏和浙江。(见表2)
表2 2018年一季度全国和粤鲁苏浙主要指标增速对比情况表
单位:%
(一)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基础得到巩固。
一季度,实体经济包括的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中服务于工业经济的相关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一季度,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39.5%和58.8%,其中工业贡献率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1.农业保持稳定。一季度,广东农、林、牧、渔业分别拉动第一产业增长1.9个、0.3个、0.2个和0.9个百分点。全省已完成的春播面积与上年同期持平。园林水果产量增长4.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肉类产量有所增长,猪肉产量增长2.1%。渔业稳步增长,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7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平稳。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76.12亿元,同比增长6.7%,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行业增长面扩大,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增长,行业增长面(68.3%)比上年同期扩大4.9个百分点。支柱行业起到良好支撑作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8%)和汽车制造业(增长11.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新动能推动工业发展质量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和4.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部分传统优势产业增速较好,食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分别增长14.1%和10.5%。工业新产品成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81.8%、51.8%和17%。
3.服务业质量提升。新业态较为集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8%,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营业收入(3770.9亿元,增长19.0%)占全国的14.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3%)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达到41.8%。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1.5%,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7.5%,这三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速拉动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6个百分点。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1265.3亿元,占33.6%)首次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58.4亿元,占30.7%),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行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379.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56.3亿元)营业收入全面超过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服务业(339.7亿元)。
(二)内外需求保持平稳,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1.3%,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在建的施工项目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计划总投资增长18.8%,其中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长22.1%。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增多,一季度共有5033个(不含房地产开发),同比增加741个。民间投资相对活跃,一季度增长1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在上年同期高速增长(20.9%)的基础上增长11.1%;其中,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分别增长20.3%、17.3%和19.2%。
2.房地产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效果良好。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462.38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3%,销售额下降0.9%。粤东西北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2.6%)快于珠三角24.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9.9%)高于珠三角28.4个百分点(见表3)。去库存效果显著,一季度待售面积减少489.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
表3 2018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分区域情况表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商品房销售额(%) |
全 省 |
22.9 |
-9.3 |
-0.9 |
珠三角 |
18.5 |
-18.5 |
-7.3 |
粤东西北 |
42.6 |
9.9 |
34.5 |
东翼 |
51.9 |
23.2 |
43.5 |
西翼 |
54.1 |
37.5 |
63.3 |
山区 |
31.8 |
-7.6 |
15.2 |
3.消费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5.74亿元,同比增长 9.9%,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27.5%)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个百分点。传统零售业企业恢复性增长,限额以上传统百货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长7.6%,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信息消费总量快速增长,3月底,4G用户期末数同比增长29.8%,移动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增长21.8%、169.1%。随着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完成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5.1%。
4.进出口增速基本平稳。一季度,进出口总额15607.5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占全国的23.1%;其中,出口9094.1亿元,增长2.5%,增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进口6513.4亿元,增长17.3%,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5%,对东盟、拉美等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14.1%和19.6%,合计拉动全省增长2.5个百分点。从出口的产品看,电器及电子产品增长12.2%;从进口的产品看,集成电路增长43.1%。
(三)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协调性提高。
服务业主导地位加强,一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同期的3.7:42.5:53.8调整为3.7:41.3:55.0,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3%)占服务业比重63.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新动能成长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9.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55.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较好,民营增加值(增长6.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2.6%,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2.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5.3%)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