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2016年1-7月惠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惠州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工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增长乏力、房地产销售持续高位回落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39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珠三角第4位。

地税组织的税费收入240.28亿元,增长11.0%。其中地税收入154.59亿元,增长16.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9.7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355.35亿元,增长10.8%,增幅比上半年上升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珠三角第3位。其中国内税收274.61亿元,增长13.0%,增幅比上半年上升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珠三角第3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3.85亿元,增长6.9%,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居全省第13位,珠三角第5位。

固定资产投资1022.84亿元,增长11.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珠三角第7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4.90亿元,增长18.9%,增幅比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珠三角第3位。

房地产开发投资365.86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珠三角第6位。

商品房销售面积938.64万平方米,增长51.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8.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珠三角第3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47亿元,增长12.2%,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居全省第5位,珠三角第2位。

外贸进出口总额1555.08亿元,下降16.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0位,珠三角第9位。

外贸出口总额992.42亿元,下降14.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0位,珠三角第9位。

外贸进口总额562.66亿元,下降18.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珠三角第8位。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12亿美元,增长31.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月末4322.86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比上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珠三角第1位。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月末2950.53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珠三角第4位。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1.6%,涨幅与上半年持平,居全省第16位,珠三角第8位。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增势平缓。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33.85亿元,增长6.9%,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呈缓中趋稳态势。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增加值356.32亿元,增长3.8%,增幅比上半年上升1.1个百分点;石化行业增加值125.41亿元,下降1.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增加值58.77亿元,增长12.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2.84亿元,增长11.2%。从各月累计增幅走势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上半年、1-7月分别增长10.4%、12.3%、11.2%,保持“两位数”增长,呈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工业投资434.90亿元,增长18.9%,增幅比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5.86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3.88亿元,下降13.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61.71亿元,增长15.9%,增幅比上半年上升5.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45.76亿元,增长22.2%,增幅比上半年上升6个百分点。

(三)市场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47亿元,增长12.2%,增幅与上半年持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6.46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2亿元,增长12.6%。从零售四大板块看,零售和住宿业增速上升。批发业零售额91.45亿元,增长13.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零售业零售额535.2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77.7%,增长12.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12.1亿元,增长13.4%,增幅比上半年上升1.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49.67亿元,增长10.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四)商品房销售高速增长。

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38.64万平方米,增长51.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8.8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速增长区间。商品房销售额完成667.64亿元,增长80.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5856.55万平方米,增长6.2%;竣工面积262.54万平方米,增长15.9%;待售面积477.42万平方米,下降14%。

(五)财政收入增速小幅回落。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39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32.71亿元,增长13.1%,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4%,比上半年上升0.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76.69亿元,增长5.2%,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85亿元,增长10.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5.3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税收入355.35亿元,增长10.8%,增幅比上半年上升4.4个百分点。国内税收274.61亿元,增长13%。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126.40亿元,增长0.4%;企业所得税101.01亿元,快速增长60.9%;国内消费税36.89亿元,下降13.7%;车辆购置税10.30亿元,下降10.7%。

全市地税组织的税费收入240.28亿元,增长11%。其中地税收入154.59亿元,增长16.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9.7个百分点。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增长58.8%,比上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土地增值税增长28.3%,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营业税增长22.4%,比上半年回落24.2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增长9%,比上半年回落6.1个百分点

(六)金融信贷持续较快增长。

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22.86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036.43亿元,同比增长15.1%;住户存款余额1846.25亿元,同比增长1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50.53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715.38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251.03亿元,同比增长14.7%。金融存贷比68.3%。

(七)价格指数温和上涨。

1-7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同比上涨1.6%,涨幅与上半年持平,呈温和上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涨0.2%,涨幅与上半年持平。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5%,从八大类构成看,呈现“4升4降”格局:食品烟酒类上涨5.4%;衣着类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7%;医疗保健类上涨0.6%;居住类下降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2%。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工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增长乏力。1-7月,受石化产品价格同比回落影响,石化行业总产值继续下降,增加值下降1.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长3.8%,增幅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全市产值最大的20强企业合计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1%,同比下降2%。二是房地产销售继续高位回落。今年以来,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4月、1-5月、1-6月、1-7月的累计增速分别为:118.8%、97.4%、70.7%、51.9%,增幅仍处快速增长区间,但回落态势明显;从单月销售量看,3月-7月,商品房单月销售量分别为202.19万平方米、177.82万平方米、155.84万平方米、132.99万平方米、114.85万平方米,呈逐月回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