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茂名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力贯彻落实“一体两翼三大抓手”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三个做大”发展战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发展更稳,稳中有新的特点。
一、从经济走势看,经济运行更趋稳定,就业稳中略好,物价水平保持平稳
1、经济发展与一季度持平,运行更趋稳定,总量继续保持粤东西北首位。经省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88.41亿元,总量继续保持粤东西北首位,增长7.3%,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4位,粤东西北第6位。第一产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29.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61.4亿元,增长8.4%。
2、主要经济指标排位保持平稳。纳入监测的2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前10位的有12项,其中实际利用外资排第1位,进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排第2位,本外币贷款余额排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排第7位。与一季度相比,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均前进13位,进出口总额前进10位,工业投资前进4位,固定资产投资前进3位。
3、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49.02亿千瓦时,增长5.8%,排全省第7位,增速环比加快0.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4、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43%,在3.1%控制目标范围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完成年计划任务的56.8 %。纳入统计的四上企业从业人员31.61万人,增加1.32万人,增长4.4%。
5、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91.34%,分别比一季度略低0.1和0.4个百分点,总体走势平稳。
二、从企业景气调查看,超6成企业认为经济运行平稳,近两成认为稳中向好
为了更好的研判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我局对1047家企业展开了景气调查。企业对所在企业经营状况持“一般评价”的占65.8%,“良好评价”的占20.8%,“不佳评价”的占13.4%;对所在行业运行状况持“一般评价”的占68.7%,“良好评价”的占19.4%,“不佳评价”的占11.9%。总得来看,对本企业或对本行业经营情况的评价,超过60%企业评价“一般”,总体处在平稳发展水平,近20%企业评价“良好”,且“良好”的高于“不佳”的约7个百分点,企业发展总体稳中向好。
三、从三大供给来看,农业、工业生产平稳、服务业发展较快
1、农业稳定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24亿元,实现增加值201.73亿元,增长3.5%。其中,水果总产量121.05万吨,增长1.2%,水产品总产量22.7万吨,增长5.2%,肉类总产量15.59万吨,增长4.5%,出栏肉猪140万头,增长4.6%。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市荔枝产量48.67万吨,下降5.2%,但收购价格好于去年,据市水果局荔枝收购价格调查,荔枝平均收购价比去年上涨77%,果农种果收入明显好于往年,是近五年来种果效益最高的年份。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023.43亿元,实现增加值314.22亿元,增长7.3%,其中2、3、4、5月累计增速分别增长7.4%、7.6%、7.4%、7.0%,增速在7%~7.6%区间窄幅波动,呈现平稳生产态势。按隶属关系分,中央省属企业增长实现增加值126.23亿元,增长0.6%,地方企业实现增加值187.99亿元,增长13.1%;按类型分,大型企业增加值123.46亿元,增长0.8%,中型企业40.98亿元,与上年持平,小微型149.78亿元企业增长16.8%;按行业分,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0.6%;按主要产品产量分,5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3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60%,其中乙烯产量53.4万吨,增长14.4%。
3、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61.4亿元,增长8.4%,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批发和零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利性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发展势头较好,增速分别高1.4、0.6、0.3、0.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7.3%,继续加大教育、社保、医疗和城乡建设等民生领域投入,促进非营利性服务业良性发展,增长7.5%。
四、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外资外贸发展较快,消费温和上升
1、投资增速加快。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6.46亿元,增长16.4%,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39.15亿元,增长23.8%;工业投资226.75亿元,增长13.8%;工业技改投资53.91亿元,增长51.5%;基础设施投资115.27亿元,增长36.1%。房地产开发投资44.74亿元,增长5.2%;商品房销售面积131.91万平方米,增长8.2%。
2、消费市场温和上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3.61亿元,增长10.8%,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市场零售额423.62亿元,增长10.4%;农村市场零售额199.99亿元,增长11.7%。住宿业继续加快,营业额13.5亿元,增长6.7%,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55.9亿元,增长10.1%。限上单位零售商品中,服装鞋帽类、粮油食品类等刚需消费品继续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2.0%、20.5%,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等享受类产品分别增长30.0%、20.7%、14.8%、11.3%。在房地产销售增长的带动下,家具类增长15.1%。限上单位网上零售额5935.4万元,增长4.4倍,比一季度加快1.6倍。
3、外资外贸发展较快。全市利用外资2833万美元,增长2.43倍,比一季度提高2.88倍;进出口总额6.54亿美元,增长11.4%,比一季度加快19.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总额4.73亿美元,增长21.2%,比一季度加快3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进口总额1.81亿美元,下降7.9%。
五、从发展质量看,财税金融运行稳健、企业效益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1、财税金融运行稳健。来源于茂名财政总收入216.87亿元,增长9.2%,居全省第9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77亿元,增长9.8%,居全省第7位。全市完成税收总收入169.06亿元,增长4.1%,其中国税收入123.65亿元(国内税收收入107.63亿元,增长12.0%,居全省第2位),增长3.8%,居全省第8位,地税收入45.41亿元,增长5.0%。金融存贷款运行稳健,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11.86亿元,增长11.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42.74亿元,增长11.8%,比一季末提高0.6个百分点,存贷比42.6%,比一季末提高1个百分点。
2、工业企业效益提高。1-5月,全市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500.59%,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利润率10.96元,同比增加3.06元;成本费用利润率13.73%,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面85.3%,有27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79.4%。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测算,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6元,增长8.4%;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756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7387元,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六、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看,“新”经济在加快形成和发展
1、新的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市工商登记新增法人企业3212家,同比增加1677家,增长108.9%,比一季度提高近44个百分点。
2、新企业快速成长。按“四上企业”的统计标准,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统计的“四上单位”90家,同比增加34家,增长60.7%,其中新增规上工业30家,房地产企业20家,规上服务业17家,限上批零业15家,限上住餐业8家。这些新增“四上单位”在保持全市平稳增长方面作用明显,去年新增的134家和今年新增30家共164规上工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29.4亿元,增长175.4%,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4.6%,拉动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
3、高新产业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91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44亿元,分加增长22.7%和9.1%,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占规上工业比重2.8%和3.3%,同比略有提高。
4、“四众”企业发展初见成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推动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企业平台发展兴起,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了舞台,也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全市共有“四众”平台企业6家,设立“四众”平台12个,入驻企业(项目)51家(项)。截止2015年底,“四众”平台期末从业人员93人,实现营业收入1096.58万元。据调查,我市“四众”企业平台主要以众创为主,众包、众扶、众筹为辅。从产业布局看,“四众”企业平台涉及的行业较多,有商贸、互联网、科技服务、休闲娱乐、家居汽车、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同时,产业特色鲜明。有的重点发展文化创意项目,有的注重科技研发、管理服务、网络科技、策划设计;有的重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着力于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资本项目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O2O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
通过对1047家企业景气调查,发现企业对第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持“乐观预期”的占22.5%,“不乐观”的占11.7%,“一般”的占65.9%;对本行业第三季度运行状况持“乐观预期”占23.8%,“不乐观”的占11.1%,“一般”的占65.1%。
综上所述,企业对第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或对本行业经济发展,“一般”占六成多,“乐观预期”高于“不乐观”近1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谨慎乐观。给合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我们认为,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运行总体处在平稳增长区间,第三季度全市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走势,经济增长有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