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2015年1-12月茂名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5年,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贯彻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一体两翼三大抓手”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三个做大”发展战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呈现稳中向好,好中向快的发展势头。全年经济增长8.0%,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一、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健康有序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省统计局核定,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445.6亿元,增长8.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1.0个百分点,呈现逐季走高走强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008.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052.7亿元,增长8.5%。

(二)物价水平温和平稳。CPI一季度上涨0.5%,上半年上涨1.0%,前三季度上涨1.2%,全年上涨1.3%,虽呈逐季小幅涨势,但仍处于低位,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三)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45%,在3.1%控制目标范围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18.7 %。纳入统计的四上企业从业人员31.22万人,增加1.0万人,增长3.3%。

(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1.2:43.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下调0.4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调0.7个百分点。

(五)节能降耗形势较好。2015年,全市节能降耗形势较好,经测算,能顺利完成全年和“十二五”的节能目标任务。

二、全市经济运行“四力”厚实持久

(一)主要指标增速全省排位继续靠前,发展潜力巨大。纳入监测的2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前10位的有14项,比上年增加1项。其中排前4位的有6个,进口总额排第1位,进出口总额排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排第3位,来源于茂名市财政总收入和地税收入同排第4位。与上年相比,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晋位明显,其中来源于茂名市财政总收入前进10位,公共预算收入前进9位,税收总收入前进8位,国税收入前进5位。

(二)“一体”发展加快,发展实力提升。经济总量继续位居粤东西北首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445.6亿元,总量居粤东西北首位。从2001年至今,我市经济总量已连续15年在粤东西北保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324元,突破4万元,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1115.5亿元,突破千亿;地税税收收入101.2亿元,突破百亿;出口总额10.99亿美元,突破十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

(三)“两翼”快速发展,发展活力增强。近年来,通过“两会两考核”,不断强化对区(市)经济指导,各区(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各区(市)经济发展总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区(市)经济总量 1985.3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占比81.2%,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茂南区增长12.0%,电白区增长10.8%,高州市增长10.7%,化州市和信宜市增长10.3%。市直经济由于重化工业和油品批发业增速低的影响,全年经济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GDP增长4.5%。“三大平台”建设生产同步推进,港业城联动发展。“三大平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增长39.5%,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增长8.3%,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三大抓手”加速推进,发展动力提高。围绕“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捷化、港口功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开展“交通大会战”,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投资118.9亿元,增长33.5%,建成了包茂高速茂名段等一大批事关茂名长远发展的交通项目。全年新增规上工业134家,同比增加46家,产值165.53亿元,增加值52.3 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新增高州、化州2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工业园县域全覆盖,全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28.2 亿元,增长17.6 %,高于全市工业增速9.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8.0%,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速推进,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测算,全市城镇化率40.02%,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首次突破40%的关口,标志着我市城镇化将迈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全市经济运行供需效益良好

(一)从三大供给来看,农业、服务业发展平稳,工业低速增长。

1.农业生产平稳良好。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615.4亿元,实现增加值393.5亿元,增长4.3%。全年粮食产量144.9万吨,完成省考核指标任务;蔬菜产量277.1万吨,增长5.8%;水果产量302.3万吨,增长4.2%;肉类总产量66.6万吨,增长5.5%;水产品产量91.9万吨,增长5.0%,其中罗非鱼18.7万吨,增长4.6%。

2.工业生产低速增长。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47.9亿元,实现增加值713.0亿元,增长8.2%,增速排全省第7位。全年规上工业在8.0%-8.5%区间平稳摆动,其中一季度增长8.6%,上半年增长8.3%,前三季度增长8.2%,全年增长8.2%。按行业分,在涉及33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27个实现增长,增长面81.8%,其中石油加工业增长2.9%,化学工业下降7.8%。按隶属分,中央省属企业下降1.0%,地方企业增长14.2%;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下降3.1%,中型企业增长4.4%,小微型企业增长22.2%。

3.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052.7亿元,增长8.5%。在构成第三产业的六大行业中,增速加快的有3个,其中房地产业加快8.7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加快5.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1.0个百分点。

(二)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高位增长、消费逐季回暖、外资外贸发展较快。

1.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5亿元,增长28.0%,总量排全省第12位,增速排全省第3位。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3.4%;工业投资增长38.9%。房地产开发投资102.7亿元,增长8.0%,商品房销售面积270.4万平方米,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1%。

2.消费品市场逐季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4亿元,增长10.9%。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2%,上半年增长10.0%,前三季度增长10.1%,全年增长10.9%,逐季回暖明显。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增长10.7%,乡村市场增长11.3%;从构成行业看,批零业增长10.8%,住餐业增长11.8%。

纵观全年消费品市场,增速虽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居民刚性需求没有减弱。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比上年提升,在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8.6%、15.2%和4.8%。消费转型持续进行。升级类商品销售快于传统消费品,限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0.1%、14.7%和6.5%,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5、2.6和1.9个百分点。旅游文化消费向好。全市接待过夜旅客人数增长34.3%,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购物方式互联网+态势明显。全年快递业务量增长64.9%,业务收入增长68.5%。

3.外资外贸发展较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增长10.4%,居全省第5位。进出口总额16.34亿美元,增长19.0%,全省排第2位;进口总额5.36亿美元,增长34.6%,全省排第1位;出口总额10.99亿美元,增长12.6%,总额排全省第6位,增速排全省第6位。

(三)从三大产出看,财税保持平稳、企业效益增长较快、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

1.财税收入平稳增长。来源于茂名市财政总收入474.5亿元,增长7.2%,全省排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9亿元,增长10.6%,全省排第6位。全市税收总收入380.7亿元,增长8.3%,全省排第6位,其中,国税收入279.5亿元,增长4.5%,全省排第11位(国内税收增速排第1位),地税收入101.2亿元,增长20.5%,全省排第6位。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用于民生类支出275.6亿元,增长27.8%,高于财政总计支出2.6个百分点,占比81.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此外,金融存贷也保持较快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格项存款余额1974.8亿元,增长11.4%,贷款余额858.3亿元,增长13.0%,存贷比43.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企业效益增长较快。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滑,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平稳,有力推动石化企业效益的提升,从而也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效益向好。全市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40.73%;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增长59.4%,交纳税金增长30.8%。

3.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据调查测算,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7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4元,增长11.0%。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分别增长8.1%和9.6%,均快于全市经济8.0%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2:1,差距同比缩少0.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