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商务政策

2014年1-12月深圳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牢牢把握“三化一平台”改革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全市经济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经济增长稳中有升,逐季向好。经省统计局核定,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16001.98亿元,按可比价计比上年(下同)增长8.8%。从总量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继续居于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从增速看,经济增速逐季提高,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的增速分别为7.3%、8.0%、8.5%、8.8%,全年增速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1.4和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19.4%,第二产业增长7.7%,第三产业增长9.8%。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01.06亿元,增长8.4%(联网直报平台数增长9.4%),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其中,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六成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0%,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717.42亿元,增长13.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6.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0.8%。城市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4.7%。社会投资超过八成。原特区外投资达到71.1%。

——消费市场平稳。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4.00亿元,增长9.3%;商品销售总额21489.61亿元,增长10.8%。在主要类别商品销售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0.9%;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7.1%;汽车类增长11.5%;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7%;日用品类增长15.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3%;通讯器材类增长19.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9%;金银珠宝类增长24.5%。

——外贸形势逐步好转。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4877.65亿美元,下降9.2%,扣除融资性贸易因素后实际增长9.8%,进出口规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内地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出口总额2844.03亿美元,下降7.0%,扣除融资性贸易因素后实际增长9.7%,出口规模连续二十二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总额2033.62亿美元,下降12.3%,扣除融资性贸易因素后实际增长9.8%。

二、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二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调整,2014年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42.7:57.3,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占第三产业比重达67.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长13.8%,占GDP比重14.0%,提高0.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6.7%,占GDP比重9.0%,回落0.2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作用更加凸显。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5645.33亿元,增长14.1%,约占全市GDP 35.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增长8.7%;新能源产业增长9.0%;新材料产业增长10.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9%;互联网产业增长15.3%;文化创意产业增长17.4%。

——制造业高端化取得新的进展。据测算,全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823.98亿元,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4.2%,在比重超过七成的情况下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108.35亿元,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六成,达到63.2%,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三、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人均GDP实现较大攀升。全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4.95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4336美元,相当于2013年韩国水平,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超过两成。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82.44亿元,增长20.3%,高于GDP增速11.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3.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8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利润增速分别高12.9个和3.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1%,财务费用成本下降8.4%,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7.5%,提高22.7个百分点。

——单位能耗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初步统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35%,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动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达4.02%,占比相当于世界第二的韩国水平。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173.49亿元,增长11.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形势良好。2014年末深圳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350.50亿元,比年初增长10.0%;贷款余额27922.13亿元,比年初增长12.5%。

——交通运输业务量全面回升。全年全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6.8%、19.4%、24.8%、54.2%,分别比上年提高3.3、13.3、15.8、28.0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403.74万标箱,增长3.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627.25万人次,增长12.4%,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据有关部门预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5万亿元,增长5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销售额增长31.1%,高于商品销售额平均增速20.3个百分点。网购等电子商务发展带动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31.4%。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据调查,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9%,营业利润增长16.7%。其中,重点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5.9%和1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8.1%和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