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31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台湾连锁考察团先后前往集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悟饕池上饭包)、茶专国际餐饮有限公司(茶专茶饮),花莲香股份有限公司(花莲一品香)等餐饮企业进行考察,了解台湾餐饮业以及企业发展现状。
台湾餐饮业逆势增长
台湾多元的饮食文化向来为外来观光客所乐道,除了本地小吃,因着不同文化的流入,西式洋食、日式料理、东南亚料理等美食成就台湾美食天堂的美誉。“民以食为天”是台湾美食种类多元的最佳佐证,乐啖美食的习性不仅造就了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常使外来观光客慕名而来。
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整体餐饮业家数总计达117307家,其下包括餐馆业、饮料店业、餐饮摊贩业、其他餐饮业的营业家数各为88579、16836、9727、2165家,分别占整体餐饮业之75.5%、14.4%、8.3%、1.8%。餐馆业主要是提供顾客餐点服务,像是中(西、日)式餐馆、速食店、茶 楼、小吃店、自助餐、牛排馆、烤肉店、铁板烧店等都属于这类场所;饮料店业则是在营业场所提供非酒精饮料的消费,如冰果店、冷饮店、咖啡店、茶艺馆等;其他餐饮业主要是在营业场所 提供酒精饮料的餐饮服务(如酒吧、啤酒屋等),以及饮食摊、小吃摊、冷饮摊、宴席包办等流动式餐饮服务。最常见的餐馆业是小吃店,台湾小吃种类繁多,地方虽小,但从不同地区城镇、风土人情演变出不同的滋味并各具特色,菜单的选择通常不多,特色在于老板私房配方的风味餐点及亲民价格。
台湾服务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李培芬介绍,近6年来的餐饮业产值呈现逐年上升的形势,至2014年,台湾餐饮业营业额达到4129亿新台币。分析成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单身人口、顶客族(固守双收入、无子女)和来台旅游观光客的增加。但在2012-2014年,受到整体经济景气低迷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台湾餐饮业营业额的成长幅度略为趋缓。
外带市场成为台湾餐饮业的热点领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居民收入提高、女性大量走入职场及消费者愈来愈重视休闲,许多上班族或学生族群的三餐都以外食为主,甚至宵夜也都在外用餐;同时台湾每户人口逐年递减,小家庭求方便,纷纷在外解决用餐需求,因此在外用餐人口持续增加,间接地促成了现今餐饮市场的蓬勃发展。
集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悟饕池上饭包总部)执行长林峰非常看好便当业的发展,他指出,便当是外带市场的重要形式,包括大型超市、百货店在内的零售业者都看好外带的发展前景,在店铺经营中都加入便当、饭团、三明治、凉面、包子、热狗、调理肉品、冷冻家常菜等即食食品的销售,利用便利性来攻占家庭餐桌。林峰指出,悟饕池上饭包现在在全台湾超过220家店铺,并积极在积极探索岛外市场,在新加坡和中国福建等地开设店铺。
业界看好外带市场发展,积极抢占商机。莱尔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陈建成表示,包括莱尔富在内的台湾便利店业者都积极推动鲜食商品的销售,既满足外带消费,又在店铺设置更多座位,成为没有厨房的“餐厅”,加上提供咖啡等饮品,便利店已经成为外带餐饮业者的重要竞争对手。
广州市百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用一表示,国内外带餐饮比例以早餐比较高,需求量比较大,目前早餐也成为餐饮业者的重要战场,便利店、快餐店都推出低价早餐吸引上班族或学生族群购买,部分餐厅业者也以早午餐做为主打产品,意图抢占早餐市场商机。林峰表示,台湾外带市场是比较成熟的市场,但在大陆更多是堂食和电话或网络预订送餐,目前悟饕池上饭包在厦门等地尝试开设店铺,他相信未来外带市场在国内也将慢慢红火起来。
餐饮企业走向大型化与连锁化
由于台湾餐饮业多为中小型规模业者,由于规模小,通常是直接购买食材原料自行加工,议价能力低,所以缺乏采购上的竞争优势,同时管理与品牌塑造不易, 营业规模也不易成长,股权与公司治理亦较混乱,往往不具备法人投资价值,在融资上相当困难。
随着台湾餐饮业者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分工也开始专业化,许多厂商已开始协助进行食材的加工业务,让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末端零售店面可以更标准化,在店铺拓展方面上也可以更加快速。同时由于连锁餐饮业者的议价力上也较有竞争优势,有时为确保食材供应与品质的稳定性,许多餐饮业者已开始采用并购或是契约合作的方式进入上游食材或农产品的领域。
随着规模和品牌优势的逐步显现,特别是中国大陆市场为台湾餐饮连锁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创投资吸引力正快速成长。包括一茶一座、两岸咖啡、仙踪林、永和豆浆等大陆市场知名的台湾餐饮业都已有创投资金的纵影。另外,在台湾知名的早餐连锁店麦味登、饮料连锁店都可茶饮CoCo、麻辣火锅连锁的鼎王中霸天等都已获得资本注入。
而美食达人、安心食品、瓦城泰统等已成功登陆证券市场,都已开始采用资本运作进入上游食材或农产品的领域,并大规模建设中央厨房、中央采购、中央物流等系统。借由供应链的整合,大型连锁餐饮业者逐渐提高了市场的进入障碍,为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又提供了长期的竞争优势,餐饮企业正在快速走向大型化与连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