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法规解读

广东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3.6倍

广深纳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

全省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3.6倍

201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州、深圳、天津、上海、重庆等12个城市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独中两元”的广东站在跨境电商发展“制度高地”的最前沿,为全国探索监管模式和发展模式创新。 

广东肩负重任源于我省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167.3亿元,同比增长3.6倍。广州市和深圳市全面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试点业务。东莞、江门、佛山、珠海等市也积极开展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外贸新业态,在我省外贸稳增长、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多措并举推动全省跨境电商发展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至今,为了营造跨境电商发展政策软环境,我省出台国内首个对跨境电商园区作出规范指导的政策性文件——《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物流服务网点项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平台、传统外贸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平台、粤港澳及“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交流活动等多个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项目建设。 

同时,我省商务部门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大力营造线下活动和平台的硬环境。比如在“2015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设立“跨境电商物流展区”,该展区面积704平方米,参展企业31家。展区以展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生态圈为主线,划分为2个区域:跨境电商企业展区和跨境电商O2O购物体验区。据统计,展览期间前来跨境电商物流展区咨询了解的企业代表达到5000多人次,现场达成100多项意向协议。指导相关机构进一步优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海丝网),进一步建设“专业展厅”,丰富“国家展馆”,开发“跨境商城”,开设我省自贸区窗口等。 

新业态有了发展大环境,还需要重点突破。省商务厅推动和支持广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成为全国开通跨境电商试点业务模式最多的城市,业务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支持东莞、江门、珠海、佛山、汕头等市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业务。 

 

跨境电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政府推动叠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及广东自贸试验区获批,为广东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外贸发展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在2014年广东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国交易总额七成的基础上,2015年广东继续保持中国跨境电商第一大省的发展规模,对欧美、东盟出口增势也保持良好。 

2015年,多家跨境电商体验店在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落地建设。目前,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包括了平台、物流及综合服务、支付和仓储等行业,基本涵盖了跨境电商产业全链条,在零售出口、保税进口、直邮进口三类业务的流程也基本成熟。 

广州是我省跨境电商发展成效较为显著的城市之一。广州市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扶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2015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67.5亿元,增长3.7倍。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已有879家,超500家企业进驻跨境电商园区。全市跨境电商体验店或展示店从无到有,迅速超过20家。荔湾花地河电商聚集区继黄埔状元谷之后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电商示范基地,阿里巴巴、腾讯、唯品汇、小米、YY等企业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以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唯品会为例。该企业去年移动端、物流、美妆等重点业务突出,拉动全年活跃用户数量和订单量攀升,2015年年活跃总用户数同比增长51%达3660万户,全年总订单数同比增长64%达1.931亿单。2015年全年总净营收同比大涨74%达402亿元人民币,连续13个季度实现盈利。 

 

广东农产品淘宝卖家数量全国第一

预计2020年广东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达800亿元

广东省是电子商务大省,也是特色农产品产销大省。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电子商务增长迅猛,为广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广东有“淘宝村”159个,“淘宝镇”22个。目前全省在淘宝平台上的农产品卖家9.5万家,为全国第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百亿元。全省各县(区)具有网上农产品交易功能网站172个,涌现出华南农产品交易网、广东农产品交易网等功能各异的农村电商平台。全省农村网民达600多万人,80%以上的地市已与京东、阿里、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建成了一批县区级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培育了一批本土农村电商骨干企业。预计2020年广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