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号,国务院第111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我以为,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应该说是恰逢其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是推动经济提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同时,应该说也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所以,我们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消费、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既关系当前,也影响长远。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我国发展服务业潜力大,要围绕企业和群众需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他指出,要适应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因势利导、改善供给,把广大群众的消费热情和潜力调动起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务院其他领导都分别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精神,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制约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和扩大消费的一些主要矛盾,认真研究如何扩大生活服务消费,更好地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新型经济发展的新供给、新动力,围绕这些方面的问题,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这两份文件,就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和新消费、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下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
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我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文件,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的总体部署。所以,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一个顶层设计,与去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文)是姊妹篇,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是生活性服务业,这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顶层设计。《指导意见》主要考虑是顺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热切期待,坚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扩大生活服务消费并重,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要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为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这个文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这一部分,阐述了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总体思路。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大导向、四大目标、五项原则。
一条主线。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作为主线。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指导意见文件的始终,并以此来谋划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两个并重。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扩大生活服务消费并重。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生活服务性消费。
三大导向。针对我国生活性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的三大发展导向。
四大目标。一是生活性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地培育增长。二是生活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增强。三是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区域结构更加均衡,消费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四是消费环境明显改善,质量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职业化程度显著加快,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牌双提升,国内顾客和国外顾客双满意。这是我们追求的四大目标。
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消费引领、强化市场主导。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创新供给,推动新型消费。四是坚持质量为本,提升品质水平。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转变消费方式。这是第一部分的大致内容。
十大重点领域明确主要任务
《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意见》主要选择了贴近百姓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十个领域作为重点。
这十个领域包括: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明确了主要发展任务。
因为生活性服务领域很宽,远不只这十个领域,这个文件强调重视和加强对其他领域的引导和支持来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七方面政策措施
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围绕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和保障居民放心消费,这个文件从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财税金融价格土地价格政策引导支持、推动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6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这就是生活性服务业指导文件的一些基本内容,给各位作一个简报。
具体到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首先强化市场主导。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政府也要更好的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哪里?我想主要应该在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的方面更加作为,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
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发挥好七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优化发展环境。要做好三个“进一步”,第一个进一步,是理清并废除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利于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比如我们有些领域和行业存在着地方保护、行业壁垒、行业垄断,这些都要打破和清理。第二个进一步,是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生活性服务业。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三个进一步,是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项目,提高审批效率,政府着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改善消费环境。这里有三个方面工作:抓好诚信建设、抓好监督检查、抓好严格执法。诚信建设,就是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要实行联合惩戒,逐步以诚信为核心的生活性服务业监管制度。监督检查,就是要完善日用消费品等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担保、损害赔偿、风险监控、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等制度。严格执法,就是要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厉打击居民消费领域的乱涨价、乱收费、价格欺诈、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里也包括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和提升水平三部分内容。我们说加大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比如PPP,推出很多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设施领域。补齐短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城市老旧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二是尽快补齐农村生活服务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提升水平,就是要瞄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前瞻性的谋划布局建设生活服务基础设施,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水平。
四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重点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健全标准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强化服务质量分级管理,加强认证认可体系建设,规范集贸市场、餐饮场所、商品超市等领域的计量行为,实施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家政、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关键标准制定,完善居住小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标准,为生活性服务业相关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依据。
五是推动职业化发展。这里特别强调职业化发展,就是要做好一个规划和三项鼓励。一个规划,就是要生活性服务业各行业的主管部门特别是我们说到的这十个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加快制定相应领域的职业化发展规划,来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三鼓励,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家庭、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的相关专业,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鼓励依托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三是鼓励和规范家庭服务企业以员工制的方式来提升管理和服务,是提供生活性服务的都是员工制,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管理。
六是加强政策引导支持。这里有四个方面,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实施推进营改增改革,研究将商务业试点的生活性服务行业纳入改革范围。生活性服务行业全部实行营改增,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运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融资手段,来支持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活性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包括发行债券,鼓励商业银行专业化开展多种方式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土地政策方面,我们提出各地要将生活性服务业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予以优先安排,要继续加大养老、健康、家庭等生活服务业用地政策的落实力度。在价格政策方面,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生活性服务价格的机制。比如现在实行的峰谷电价,对商业和仓储这些行业不太适合,这些行业晚上是不经营的,怎么办?我们要尽快研究实行商业平均电价,由服务企业自行选择执行,同时提出尽快研究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餐饮等行业刷卡手续费支出,这对消费非常重要。
七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要完善生活性服务业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启动服务业质量管理立法研究,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抓紧研究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十个重点领域统计分类,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