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消费分析

2019年广东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9 年,广东积极推进促进消费体制机制举措落实,合理调整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零售业和餐饮业,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2019 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664.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 0.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 0.8 个百分点。

一、广东消费品市场基本运行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平稳增长。从发展趋势看,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增速逐季提高,呈明显的前低后高的发展趋势。从第四季度当季情况看,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明显好于全国和主要省市,增速高于全国 0.7 个百分点,也比江苏、上海、山东分别高 4.0 个、4.1 个和 2.8 个百分点,仅比浙江低 0.3 个百分点。2019 年全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0%,增速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分别高于上海、江苏和山东 1.5 个、1.8 个和 1.6 个百分点;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 13 位。(见表 1)

 

(二)乡村消费异军突起,乡村增速快于城镇。虽然乡村消费规模小,但增速明显高于城镇。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乡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消费产业链延伸至乡村消费市场,广大的乡村将受益明显,引领广东消费再上新台阶。2019 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广东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9.8%,乡村增幅比城镇增幅快 2.0 个百分点,乡村占比由 2018 年的 12.6% 提高到 2019 年的 12.8%,提高 0.2 个百分点。

(三)汽车及石油类商品消费下降,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2019 年,汽车、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下降,对整体消费增长影响较大。日用品类及部分消费升级商品保持较快增长,但穿着及家装类消费增长仍然乏力。

汽车及石油类降幅扩大。2019 年,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共完成零售总额 6746.38 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的 49.5%,由于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分别下降 2.1%和 5.9%,降幅均比前三季度扩大 0.2 个百分点,比上年分别扩大 1.1 个和 19.3 个百分点,若扣除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广东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 3.4%,高于全年实际增长 3 个百分点。

日用品及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2019 年,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共完成零售总额 2206.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2%。四季度,大型电商企业在国庆、“双十一”、“双十二”和元旦文化类商品优惠促销带动下,日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增速提高。2019 年,广东限额以上日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 10.0%、12.7%、10.8%,增幅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2.5 个、1.1 个、5.4 个百分点。在网络药品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拉动下,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 年,广东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18.3%,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长 0.5 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2019 年,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10.7%,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 1.7 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长 0.5 个百分点。(见表 2)

穿着及家装类商品增长乏力。2019 年,服装鞋帽及纺织品类、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共完成零售总额 2086.83 亿元,比上年下降 2.6%。在四季度电商企业大力促销影响下,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增速有所回升。2019 年,广东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类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下降 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0.4%,均比前三季度提高 0.5 个百分点,这两类商品拉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 0.1 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比前三季度增强 0.1 个百分点。(见表 3)

 

(四)餐饮收人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户)较好。2019 年,广东实现餐饮收入 4307.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0%,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 9.7%提升至 1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147.18 亿元,增长 4.9%。2019 年,餐饮收入特别是小微和个体餐饮经营者发展迅速,增速较高,全年限额以下单位餐饮收入增长 13.4%。(五)消费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区。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人流集聚,消费群体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珠三角强消费地区辐射粤东西北地区,推动沿海经济带的汕头、湛江和茂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2019 年,广东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664.46 亿元,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总量占比分别为 71.5%、20.4%和 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 3 个地市分别是广州(9975.59 亿元)、深圳(6582.85 亿元)和佛山(3516.33 亿元);增速前三的地市分别是东莞(9.4%)、湛江(8.4%)、惠州(8.2%)、茂名(8.2%)和潮州(8.2%)。(见图 1)

 

二、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的消费增长点亟需培育。受产能持续扩大和限购、限行等措施的影响,广东汽车消费出现饱和态势。2019 年,广东汽车类商品消费比上年下降 2.1%;石油及制品业零售总额 2018 年虽然增长 13.4%,但 2019 年以来明显下降且存在继续下行趋势,由一季度同比下降 1.9%到全年下降 5.9%;传统的鞋帽、音像、五金、建材等商品零售也不景气,2019 年全部下降,影响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持续增长。(见图 2)

 

(二)关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乡村消费新导向。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消费。粤东西北共 12 个地市拥有广东广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截止 2018 年,粤东西北占全省人口比重户籍为 61.9%、常住人口比重为 44.5%,土地面积占全省的 69.5%。但 2019 年,粤东西北完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省的 28.5%,粤东西北地区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消费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现阶段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有力的“三驾马车”之一,未来走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广东必须做到扬长避短、多措并举,保持消费稳定增长,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一)消费未来发展趋势。

1.有利因素。2018 年 9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特别要求优化休假安排,鼓励弹性作息,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意见实施以来,对激发广东居民消费潜力起关键性指导作用。2019 年 5 月,《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出台并得以贯彻落实,对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果,推动消费平稳增长起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由稳定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消费的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将日趋显著。随着粤东西北和广大乡村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人群的集聚并形成合力以及珠三角地区消费溢出的影响,消费热点、亮点频出将带动消费逐步走向繁荣稳定。

2.不利因素。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打压中国、制造各种摩擦给我国经济发展添堵成为常态,必须做足准备应对长期存在的贸易战。汽车仍处于销库存阶段。新能源汽车消费在逐步普及过程中,普通汽车消费处在供大于求的现状,国内汽车厂商也处在研发核心技术、升级换代过程中。石油价格受国际局势动荡、主要输出国限制产量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中国是石油消费最大国,如何减少油价波动影响、如何发展石油替代品成为当务之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购物中心、传统商场、餐饮住宿受疫情的影响最大,加上春节本是传统消费旺季,但影响较大的时间预计主要在一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市场消费信心的增强,后期消费有望得到较快恢复。综上所述,预计 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前低后稳态势。

(二)几点建议。

一是发挥社会消费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发展社会必需品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形成国内强大的需求市场,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积极促进社会消费品升级换代,出台促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放宽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养老、教育、医疗等消费领域,促进网络购物、远程医疗、新零售等加快发展。

三是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消费的不同需求,发展大型消费商圈,鼓励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做好汽车售后服务,培育教育文化信息、休闲、体育等消费市场,丰富文体旅游等消费供给,鼓励带薪休假、发展全域旅游。

四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健全乡村消费网络体系,提升乡村吃穿住行消费,落实电子商务进乡村行动,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进一步开拓乡村消费市场。

五是培育出口品牌、优化进口结构,保持进出口平衡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外贸特别是跨境电商发展,放宽外资准入条件,探索实施跨境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好“一带一路” 及周边贸易市场、合作园区建设,实施多元发展战略,鼓励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建设广东贸易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