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消费分析

2010年广东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4.66亿元,总量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7.3%。其中12月份实现零售额1603.68亿元,同比增长18.4%。

一、主要特点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稳中有升。

2010年,全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呈现出平稳开局、稳中有升的态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081.31亿元、4150.76亿元、4466.01亿元和4716.5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0%、17.1%、17.0%和17.9%,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见图1),除第三季度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其他季度均保持上涨趋势。

 

图1:2009、2010年1-4季度广东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曲线图
单位:%

 

(二)节假日消费仍是目前消费的重要形式。

春节、五一、国庆三大传统节日期间,各地商贸流通企业抓住商机,开展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节日消费气氛浓厚,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春节黄金周七天,12家定点监测的广州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4.74亿元,同比增长20.9%。五一期间,广百集团三天销售额合计达1.8亿元,增长30%,江门市益华百货等8家商业企业销售额超5000万元,增长48.5%。国庆期间,深圳麦当劳餐厅销售额同比增长19%,华润万家增长35.3%。

(三)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逐步提升。

限额以上企业由于规模大、资金雄厚,一直是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力军。大型企业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完善的经营管理,丰富的货源、优美的消费环境、较高的信誉度等等,吸引了大部分中、高层的消费者。2010年,广东批零住餐限额以上企业(含限上个体户)达到17532家,累计实现零售额6419.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增速比整体高11.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36.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消费品市场增长9.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含限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574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8%,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0%;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含限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7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

(四)城市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10年,广东城市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3.20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比农村市场高1.5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实现零售额1379.35亿元,同比增长18.4%。农村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1.46亿元,同比增长16.0%(见图2)。

 

图2:广东城乡消费品市场各月增幅
单位:%

 

(五)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

2010年广东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5521.26亿元,同比增长1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9.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实现零售额1433.73亿元,同比增长18.6%。

(六)住宿餐饮业增速加快。

2010年,广东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3.4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12月份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9.95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比1-11月提高2.5个百分点。

(七)各地消费市场运行良好。

2010年广东21个地市消费品市场均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零售额稳步增长,零售额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广州、深圳和佛山,分别实现零售额4500.28亿元、3000.76亿元和1687.1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8%、17.2%和20.1%,3市零售额占全省的52.8%。零售额增速位列前三位的依次是揭阳、汕头和汕尾。

从四大经济区域看,珠三角地区实现零售额12613.24亿元,同比增长16.8%;粤东实现零售额1818.56亿元,同比增长22.1%;粤西实现零售额1702.90亿元,同比增长17.3%;粤北实现零售额1279.96亿元,同比增长15.9%。

(八)“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销售平稳增长。

据初步统计,2010年广东“家电下乡”共销售九大类品种(除电饭煲)132.8万台,同比增长145.2%;销售金额29.2亿元,同比增长164.0%。其中,第四季度销售44.97万台,比第三季度增长25.4%;销售额10.06亿元,比第三季度增长22.2%。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新家电333.46万台,销售额达123.96亿元。其中,第四季度销售94.54万台,比第三季度增长19.2%;销售额35.9亿元,比第三季度增长27.8%。2010年汽车“以旧换新”累计销售10527辆,销售额16.9亿元(见表1)。

 

表1:“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销售情况表

指标名称

2009年

2010年1-6月

2010年1-12月

家电下乡销售量(万台/件)

54.15

51.96

132.8

家电下乡销售金额(亿元)

11.06

10.91

29.2

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万台/件)

35.83

159.62

333.46

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金额(亿元)

13.98

59.98

123.96

汽车以旧换新销售量(辆)

1579

3116

10527

汽车以旧换新销售金额(亿元)

3.48

5.11

16.9

 

(九)零售额增速比沿海主要省市低。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政策推动下,广东消费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总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广东基数大,消费增长的速度比大部分沿海主要省市低。从2010年情况看,在粤京苏沪浙鲁六省市中,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比最高的浙江低1.7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2010年主要省市零售额增速情况表
单位:%

地   区

12月

1-12月

全  国

19.1

18.4

广  东

18.4

17.3

北  京

19.8

17.3

山  东

18.7

18.6

江  苏

19.9

18.7

浙  江

19.0

19.0

上  海

15.6

17.5

 

二、拉动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一)汽车是拉动消费的主要动力。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统计显示,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850.49亿元,同比增长36.3%,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增长11.1个百分点,占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32.2%。

(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势迅猛。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统计显示,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291.60亿元,同比增长30.2%,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增长6.8个百分点。
  (三)食品、服装类增速较快。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567.62亿元和483.17亿元,分别增长22.8%和21.6%,共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增长4.3个百分点。

(四)家电、家具类销售表现突出。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分别实现零售额431.21亿元和32.18亿元,分别增长31.8%和30.3%,共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

(五)日用品、中西药品类增速较快。

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中,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93.00亿元和290.46亿元,分别增长   26.9%和26.9%,共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零售额增长2.3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一)农村市场表现不理想。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村地区投入有所加大,“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受农村市场规模小、基础弱、售后服务较差等因素影响,农村消费水平长期低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2010年广东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速比城市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的回落说明消费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

(二)物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

2010年以来,广东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3%,其中,食品上涨6.4%,物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开支,抵消了城乡居民所增加的实际收入,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汽油、柴油等价格上涨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或导致物价轮番上涨,最终影响消费市场扩大。

(三)房价高位徘徊影响消费市场。

2010年以来,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依然在高位徘徊。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品市场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带动消费品市场相关商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又对即期消费有一定的抑制,并且影响居民消费预期,挤占其他消费,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

(四)依靠短期政策优惠的方式刺激消费难以长期有效。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虽然目前仍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人口总量、居民收入等在短期内难以有大幅度的增长以及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等因素制约,消费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依靠政策优惠促进消费的方式恐怕难以长期有效。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汽车类零售额累计增幅比上半年回落6.0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累计增幅比上半年回落6.3个百分点,政策促进消费作用逐渐弱化。

(五)网购、团购等新型消费方式存在购物风险。

由于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网购、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网络购物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尽管这种购物方式还不是主流消费模式,但由于它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年轻群体,它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来约束它,诈骗、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此外,广东消费市场产品质量低下、商品价格较高、售后服务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消费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消费水平低,市场拓展潜力巨大,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份额。

(二)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

稳定物价,做好粮油、肉禽蛋、成品油等商品价格的调控,尽量减少物价上涨对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实际造成的冲击。

(三)努力改善消费环境。

加快建设商业诚信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合理的商业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预计2011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超过20000亿,增长1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