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消费分析

2009年广东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1.76亿元,总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增长1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虽然继续领先,但增速排名有所下滑,由上年的第25位下滑到第27位。在沿海主要省市中,增幅仅比浙江、北京和上海高0.4个、0.6个和2.3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主要省市零售额及其增速
单位:亿元、%

地   区

12 月

增 长

1-12月

增 长

全   国

12610.0

17.5

125342.7

15.5

广   东

1359.6

16.7

14891.8

16.3

北   京

516.2

20.4

5309.9

15.7

天   津

217.8

22.3

2430.8

21.5

上   海

461.5

14.4

5173.2

14.0

辽   宁

533.0

19.3

5812.6

18.2

河   北

610.3

19.2

5764.9

18.1

江   苏

1114.4

23.4

11484.1

18.9

浙   江

867.0

20.8

8622.3

15.9

福   建

469.5

23.7

4481.0

16.5

 

从各月情况来看,全年各月增长大致平稳。1月份由于集中了元旦、春节两大节日,节庆消费带动零售额增速攀高;2月份受经济危机以及季节因素影响,零售额增速回落,为全年最低; 9月份广东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商场打折促销活动频繁,提前引爆“十一”黄金周;在“十一”长假的带动下,10月零售额达到顶峰(见图1)。

 

图1:1-12月广东消费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单位:亿元、%


  

一、市场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

2009年,国家推出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减征小排量车辆购置税等多项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发展。2009年广东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类值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分别增长10.4%和44.0%,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9月增长23.9%、10月增长28.0%、11月增长29.2%、12月增长32.5%,明显高于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前的增速。据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商品541536台(件),销售额达110588万元,财政补贴额11434万元。其中:销售电冰箱227303台,销售额44669万元;彩电91379台,18061万元;洗衣机104381台,18249万元;计算机41536台,13769万元;空调53009台,13739万元;热水器9406台,1304万元。截止12月31日,广东“以旧换新”商品销售数量已达358347台(件),销售金额139827万元,财政补贴金额10577万元。其中,电视机171946台,销售额86050万元;冰箱58900台,销售额18797万元;洗衣机82094台,销售额19314万元;空调26498台,销售额8036万元;电脑18909台,销售额7630万元。

(二)农村市场增速赶超城市。

2009年,全省城市实现零售额11181.21亿元,同比增长16.1%;单12月实现零售额1010.17亿元,增长16.7%。农村实现零售额3710.55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城市市场高0.7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9%,拉动全省零售额增长4.2个百分点;单12月农村实现零售额349.40亿元,增长16.7%。从单月来看,9月份之前农村增幅均超过城市增幅(见图2),从9月开始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

 

图2:  广东城乡消费品市场单月增幅
单位:%

 

(三)住宿餐饮业增幅居各大行业之首。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广东住宿、餐饮业发展迅速。2009年广东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53.5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5.1%,拉动全省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单12月实现零售额199.16亿元,增长11.6%。从分月情况看,5月份开始,单月增幅连续4个月超过20%,9月之前连续8个月超过批发零售业(见图3)。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631.21亿元,同比增长15.9%;单12月实现零售额1160.41亿元,增长17.7%。

 

图3: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单月增幅
单位:%

 

(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增速全面超过珠三角。

从各区域情况来看,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发展势头较好,与珠三角的差距缩小。2009年珠三角实现零售额10813.12亿元,增长15.1%;粤东实现零售额1491.89亿元,增长20.6%;粤西实现零售额1469.93亿元,增长19.2%;粤北实现零售额1116.82亿元,增长18.3%。

(五)家电、汽车市场销售畅旺,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步伐加快。

家电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实施带动了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广东的消费结构已由传统的以吃、穿为主转变为以住、用、行为主。2009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类值中,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455.52亿元、366.31亿元和3422.48亿元,占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0.7%、8.6%和 80.7%。在“用”的商品中,家电、汽车销售红火,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319.67亿元,同比增长10.4%,单12月增长32.5%;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275.52亿元,同比增长44.0%,汽车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30.1%,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超过石油及制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见表2)。此外,住房需求强劲带动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0%;家具类增长28.4%。

 

表2: 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按商品类别比重排序前十名
单位:亿元、%

商品类别

零售额

2009年比重

汽车类

1275.52

30.1

石油及制品类

1014.57

23.9

食品、饮料、烟酒类

455.52

10.7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366.31

8.6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19.67

7.5

中西药品类

202.31

4.8

日用品类

140.48

3.3

化妆品类

78.56

1.9

通讯器材类

66.33

1.6

文化办公用品类

50.42

1.2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较快增长,消费率却依然偏低。

2008年广东消费率为49.4%,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近年来相对于GDP的较快增长,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却越来越低,从上世纪70年代的近七成一路走低(见图4)。重生产、轻市场、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道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出口下滑,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遇到严重困难。在出口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国家启动大量的投资项目保增长,但是若大规模的生产背后没有有效的消费需求消化,则将形成新的产能过剩,所以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将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图4:1978-2008年广东消费率走势
单位:%

 

(二)分配体制不合理,城乡、行业、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

虽然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但由于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企业手中,再加上行业垄断,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很不均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9年前三季度,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94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工资的5.69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最高地市是最低地市的2.61倍。

(三)楼价过高挤压其他消费。

2009年广东商品房销售均价达到651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9.2%,不少市的房价增幅抛离GDP的增速。过高的房价以及每月高额还贷逼迫“房奴们”紧缩开支,挤压其他消费,因此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有利于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

(四)社会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2009年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验证了广东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住房、医疗、教育价格的高涨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建立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突破消费市场增长瓶颈。

四、2010年展望

回首2009年广东消费品市场,虽然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了16.3%的较高增速。展望2010年,国内国际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互相交织,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主要有:

一是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二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时也难以解决,扩大消费需要从分配体制上进行改革,努力增加人民收入。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上涨趋势,需警惕输入型通胀的危险。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提速,在2009年创下近40年来的年度最大涨幅的基础上,大宗商品价格今年必将进一步上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引起国内消费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市场平稳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12月CPI同比增长1.9%,增幅比11月提高1.3个百分点,12月PPI首次转正,增长1.7%,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物价可能步入上升通道。

四是国家和省明确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继续执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和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性行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等。

五是城镇化建设将给广东消费品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城镇化作为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战略的一个主要措施,将对广东消费品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一是可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从而创造消费需求;二是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2008年广东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常住人口)为63.4%,根据测算,若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仅由城镇化率提高带来的新增城镇人口约有100万人,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50亿元,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2010年消费品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农村市场将进一步提速,居民消费结构继续优化,考虑到国家调整经济普查年份数据因素,预计全年增长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