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抓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机遇,着力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稳中有为,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全市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进、逐步回暖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粤东首位、全省前列。
经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1.27亿元,增长10.3%,比第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3位。实现农业增加值71.88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33亿元,增长14.3%,农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74亿元,增长42.4%,增速列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0.82亿元,增长14.1%,增速列全省第4位。以上指标均居粤东首位。
(二)三次产业稳中趋快,供给情况总体稳定。
——农业生产总体良好。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2%,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出栏肉猪74.4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2.33万头;园林水果产量22.9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91万吨,增幅达到9.1%。
——工业生产稳中趋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从产业发展看,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石化、纺织服装、医药、金属、食品等五大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62.83亿元,增长1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5.6%。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4.71亿元,增长14.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26.10亿元,增长13.1%。民营工业继续引领增长,实现增加值304.54亿元,增长15.7%。
——第三产业增长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44.21亿元,增长8.7%。其中,金融业增长17.4%,领先第三产业8.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9.62:63.15:27.23调整为:8.86:61.04:30.10,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三)国内需求保持旺盛,外需逐步回暖。
——投资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4%。其中,项目投资392.56亿元,增长46.3%;房地产开发31.17亿元,增长6.9%。转型升级投入加快。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9.89亿元,增长218.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55.33亿元,增长216.7%。新增项目夯实投资主体。全市新开工项目 881个,完成投资 193.62 亿元,增长 45.6%。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4.09亿元。
——社会消费保持畅旺。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实现4连增。其中,限上企业和个体户零售总额189.59亿元,增长34.3%,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0个百分点,比限下高31.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3.2%,比第一季度加快26.8个百分点;完成快递业务量1266万件,增长257%;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5.7%。
——外贸出口逐步回暖。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扭转连续3个月负增长局面。
(四)财税金融稳健运行,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27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4.69亿元,增长12.0%,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4.5%,比第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
——存贷规模不断扩大。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698.28亿元,比年初增长11.0%,增幅比上月提高4.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821.64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首位。
——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1.07亿元,增长20.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四项占全部支出78.4%,比第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有效保障了民生需要。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上涨2.8%,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环比增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