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消费分析

2013年1-12月河源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3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 “三个主题年”为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内外风险挑战,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年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稳中向好,发展速度逐季加快。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增速分别比全国(7.7%)、全省(8.5%)快4.3和3.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10.5%、10.8%和1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37.11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5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48.7:38.6调整为12.2: 49.6:38.2,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林业、渔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18.95亿元,渔业总产值4.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90元,比上年增长13.1%。

(三)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园区经济提速增效。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4.21亿元,增长17.3%,增速比全省快8.6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增速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增速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六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共实现工业增加值99.52亿元,增长40.2%,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张,工业投资大幅回升。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10位。其中工业投资113.72亿元,增长36.1%,增幅比上年提高48.4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50.9、56.6和36.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9.18亿元,增长32.9%,增幅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92.42万平方米,增长50.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8.11亿元,增长75.5%。

(五)内需稳定增长,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1亿元,增长13.0%。从消费行业分类看,零售业占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212.53亿元,同比增长13.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的九成,增幅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0.4个百分点。从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金银珠宝类、汽车类、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是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的主要推手,同比分别增长103.8%、34.7%和20.1%。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共接待旅游者人数1908.42万人次,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152.75亿元,增长15.4%。

(六)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幅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2.5亿美元,增长15.1%,增幅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1亿美元,增长7.1%。

(七)财政大幅增収,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增速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首位。国、地税完成税收收入87.06亿元,增长13.3%。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为168.15亿元,增支24.6%。其中,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服务等民生方面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4%、28.5%和42.8%,民生支出增幅明显高于全市财政平均支出水平。

(八)金融形势稳健,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4.24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0.14亿元,增长15.3%。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3.18亿元,比年初增长21.2%。一年来,全市贷款余额增幅呈逐季提高态势,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的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7.5%、12.2%、18.0%和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