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今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外需较快增长,内需保持稳定,各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2012年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实现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宏观调控各项指标积极向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经济增速稳步提升。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3年1-3月,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12.88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较2012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延续了2012年2季度以来的稳步提升态势。广东GDP增速比全国高出0.8个百分点,比江苏和山东低1.2个百分点,比浙江高0.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0.7个百分点。
图1:2011年以来全国与广东GDP逐季累计增速图
——全省物价总水平继续回落。今年以来,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三大指数呈稳步下降态势。1-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1%,涨幅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比2012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8.3%,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比2012年全年降低1.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比2012年全年降低0.3个百分点。
——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4万人,同比增长0.7%;异地务工人员就业保持平稳,95%的外省务工人员已返粤,九成企业员工返岗,企业用工规模稳中有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回到常态区间,3月份求人倍率(需求数与求职数之比)为1.09,市场供求缺口由高峰时期的80-100万人下降至40-50万人的常态区间。
二、经济结构保持向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广东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经济结构呈现进一步优化态势。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3年1-3月,广东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46.9:48.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12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图2:2013年1-3月广东三次产业结构
——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加快发展,结构继续优化。1-3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10.98亿元,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全年的23.3%提高到23.5%;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07.46亿元,同比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全年的47.9%提高到48.6%。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4.8%,飞机制造业保持2012年的快速增长态势,虽然总量还比较小,但增速达到41.6%。
——粤东西北发展继续领先。1-3月,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省高7.1个、5.8个和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全省高4.3个、19.0个和1.6个百分点;粤东GDP增速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粤西GDP增速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但粤北山区GDP增速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
表1:2013年1-3月广东分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区 域 |
GDP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
进出口增长(%) |
全省 |
8.5 |
8.9 |
19.5 |
11.0 |
37.7 |
珠三角 |
9.4 |
8.1 |
17.2 |
10.8 |
39.0 |
东翼 |
10.1 |
16.0 |
23.8 |
12.6 |
4.9 |
西翼 |
10.7 |
14.7 |
38.5 |
13.0 |
18.7 |
山区 |
8.4 |
10.0 |
21.1 |
12.5 |
7.1 |
三、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向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3月,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到3844.27亿元,同比增长10.8%,比2012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7.50亿元,同比增长16.9%,比2012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367.26亿元,同比增长20.5%。财政增收为政府扩大内需和增加公共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1-3月,广东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75.98亿元,同比增长14.0%,比2012年全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11类民生支出完成1035.03亿元,同比增长22.6%,占财政支出的65.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2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13.97亿元,同比增长31.4%,比2012年1-2月的下降31.6%有明显好转,也比2012年全年增长2.4%要高出29.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转,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企业生产销售的逐步向好,盈利状况随之改善,特别是石化和钢铁企业扭亏为盈,电子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而增幅较大,也有上年同期利润基数较低的因素,属于恢复性增长。1-2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14.89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净增21.80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5.27亿元,净增10.42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3.23亿元,同比净增66.74亿元。1-2月,规模以上亏损工业企业亏损总额169.59亿元,同比下降23.9%。1-2月,全省1万家重点服务业调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7.2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利润151.62亿元,同比增长9.0%,销售利润率8.4%,高于工业企业盈利水平。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3月,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6.9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略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599.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初步估算,1-3月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6%。在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广东工业能耗水平继续下降。1-3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54.5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6%,比整体增速低0.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3.0%;其中电力热力行业增加值增长3.2%,而能源消费量下降8.5%,是广东工业能耗水平下降的主要促进因素。在纳入监测的67种产品中,有36种产品的单耗同比下降,下降面53.7%。
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