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是消费的黄金时段。今年的这个长假,全国的钱都花到哪了?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稳定繁荣,商品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大众化消费成为节日市场突出亮点,节俭、健康、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商务部监测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7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中国银联跨行交易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20时,全国通过银联刷卡交易的总金额达到5100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十一”当天刷卡7218万笔,比日常平均水平增长了30%以上,这是今年的第二高峰,而今年刷卡的最高峰是9月30日,刷卡笔数达到了7458万笔。
数据显示,刷卡交易金额最高的前五个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和深圳。
从消费品类看,餐饮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8%。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副总经理马明分析,尽管消费的总量同比在增长,但是,单笔消费的数额同比在减少。这说明,因为单位消费的减少,大额消费正在减少,百姓餐饮消费正在成为主流。大众化餐饮消费越来越旺,价格适中的家常菜、平价自助餐等成为不少市民节日聚餐的首选。不少中高端餐饮企业打出“亲民牌”,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销特价菜、半份菜、团购餐等,受到消费者欢迎。
购物消费中,超市仍是主角,金额同比增长了40.1%,表明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日用消费品仍然消费强劲。绿色的、新鲜的蔬菜瓜果,在这个国庆时节迎来了丰收季。东莞城区超市和农家绿园,生鲜果蔬最好卖。有店员还透露,安全的、品质优的中高端生鲜食材和地方特色果蔬,国庆期间比以往多销了三成。而沃尔玛、家乐福、嘉荣等商超,今年国庆期间生鲜果蔬销量,也比往年增了两三成。
而与此相悖的是黄金消费,金额同比减少了15.7%。“去年全国出现了抢购黄金潮,因此黄金消费的基数很大,随着黄金价格的下跌,今年购买黄金的人大幅减少,老百姓消费回归理性。”马明说。
在消费中,有一个数据也值得关注,这就是加油金额的增长。交易金额同比增长了26.2%。这显示,百姓自驾游的人数在增长。数据还显示,消费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地方在西北,百姓出游跑得越来越远。
来自佛山的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国庆7天,禅城区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22.57万人次。其中:岭南天地58.6万;祖庙11.74;台湾美食节31.6万;南风古灶19.68(景区4.08万,园区15.6万);梁园0.95万。7号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人次:岭南天地5万;祖庙0.45万;台湾美食节1万;南风古灶2万(景区0.6万,园区1.4万);梁园0.05万。
而广州市景点人数前三名为白云山、长隆、越秀公园,营收前三名为长隆、广州塔,广州动物园。广州长隆今年黄金周增长较为平稳,增幅仅为个位数。究其原因,内是无新项目刺激,外为登革热恐慌影响,外地客减少。珠海长隆承接暑期大热势头,主题公园仍为国内同行同期营收新高;国际马戏城每日要增开两场;有1888间客房的长隆横琴湾酒店前5天平均开房数过1300间,双人房间+公园或马戏套餐价2500元起。
出境游是长假主要消费亮点之一。从数据看,除了东南亚等仍是中国人出境游的热门地区外,出境游目的地日益分散。其中,消费增幅最大的是韩国、德国、阿联酋,分别增长了111%、102%、88%。“今年韩国增幅最大,可能与亚运会在韩国举行有关。阿联酋增长较快与其航空枢纽、购物中心的地位有关。”马明说。
而境外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最大的花费是团费和购物,而现在,游玩的消费正在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境外购物类的消费增幅在下滑,而更多的是吃住消费和休闲娱乐的消费,也显示境外个人自由行在增长。中国人出境游只为购物的态势正在改变,境外游正逐步回归休闲与体验。”马明分析。数据显示,境外吃住、游玩的增幅分别达到了52.2%、56.6%,而购物增长只有30.4%。他还谈到,出境游目的地的日益多元,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增加银联卡支付方式密不可分,银联卡的国际支付环境正在日益改善,为老百姓境外刷卡消费带来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