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数字快讯

热闹的“双11”引爆各业态营销热情

 

     从去年开始,“双11”就已经不是天猫的独角戏。今年,被电商企业看做“最后一场价格战”的“双11”吸引了绝大部分主流电商。苏宁投入111万元红包、5000万元物流费用火拼、京东商城“沙漠风暴”刮了整整1个月、当当网为了争取流量赶在“双11”前入驻天猫、易迅网则打出“三赔”服务和“凌晨3点下单早晨8点收获的用户体验牌…… 
  不仅是入驻天猫的商家受益,其同行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易迅网方面表示,截至昨日16时,其订单数突破10万,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比去年增长631.25%。加上晚上的购物高峰时段,易迅网预计全日的订单总数有望突破16万单,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相比去年“双11”增长10倍以上。为了在“双11”有个好收成,线上线下协同作战的苏宁从本月9日至今,其线下门店苏宁电器、乐购仕顾客人流较正常周末增长近4倍。据苏宁方面介绍,北京苏宁“双11”活动已过去三天,6亿销售目标已不再是预期:线下增长300%,线上增幅达20倍以上。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借“双11”掘金的不再只是实物。据了解,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还推出了房产团购预售模式。在非电商领域,“双11”也正在悄然刺激着网民的购物欲望。据悉,盛大游戏高调加入这场电商狂欢节,开启12年来首次全线让利促销活动,推出“道具买1送1、1元道具、1折道具”等活动。对于网游企业的参战,分析人士表示,与电商相比,网游企业销售的是虚拟商品,不需要仓储,因此不需投入重资建仓库;不需要物流,避免了大促销时期物流带来的压力;虚拟商品提货迅速,也完全避开了电商大战中最被诟病的断货、物流过慢等问题。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双11”的影响力已经遍布于线下。昨日,天猫首个交易额破亿的店铺是传统服装品牌JackJones,此外,骆驼、GXG等传统品牌的销量也迅速达到千万级别。在渠道商方面,苏宁电器、乐购仕纷纷推出“0元购”活动,北京不少百货店、购物中心也在借“光棍节”揽人气。
  事实上除了网游行业之外,本来与电商关系不大的视频行业也推出了一系列围绕“光棍节”的聚焦内容。
  
  相关报道:电商“双11”引爆零售模式革命
  预想中的火爆“双11”如约而至,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今年“双11”迸发出的能量如此高涨。仅仅开始半日,这场促销的发起者天猫的销售数据就突破100亿元大关。截至19时,天猫+淘宝的总销售额是141亿元,远超去年的52亿元。在零售全产业链寻觅业绩突破口的大背景下,电商生生造出来的“双11”光棍节,成了撬动整个零售业发展的那根杠杆。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将竞争目标对准了传统零售一样,在天猫销售额几何级增长的驱动下,这场“双11”大战已不只是一场电商狂欢节,而是一场正在生成的零售模式革命。
  夸张的“双11”
  及时的“双11”
  电商促一天=百货忙一年
  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超过了去年“双11”被业界认为有些奇迹的销售额。据天猫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16时,天猫的销售额已攀升至120亿元。天猫这半天多的销售数据,足以跻身去年中国零售百强榜单的前20位。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商百盛集团,其去年的销售额为164亿元。不出意外,天猫昨日一天的业绩将突破这一数字。
  谁能想到,4年前,这个仅有27个商家参与的促销活动当日销售额只有5300万元。但从2010年开始,“双11”在天猫的精心策划下成为了“大淘宝”系统中每年最大的看点之一。连年呈几何量级增长的销售额也让“双11”成为电商界的营销神话。
  及时的“双11”
  商家冲业绩最后机会
  今年的“双11”,对整个零售渠道链的各环节来说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今年最让品牌商头痛的事,不少人都认为是“库存”。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43家家电板块上市公司的总库存高达437.34亿元;30大本土上市服装品牌前三季度的库存也达到450亿元。库存量的持续走高,让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一位传统服装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库存不仅会大幅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损耗率,影响企业资金链,还会影响到第二年的新款销售,给零售业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不利影响。
  类似的情况在渠道商方面也已经出现。据本报此前报道,国内已披露三季度报的百货企业中,有51.7%出现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日渐走高的经营成本。据记者了解,包括家电、3C、服装生产企业在内,不少厂商均表示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有一定压力。
  由于有去年的销售数字作为支撑,商家对今年“双11”的热情空前高涨。据介绍,此次参与天猫“双11”促销的商家数量从去年的2000家增至1万家,这其中不仅包括探路者、Forever 21、海鸥表等品牌商家,也不乏银泰百货、宏图三胞、麦德龙等传统渠道商。
  业内人士认为,“双11”在年底的适时出现,成为制造商“业绩冲刺”的助推器。上游企业的积极参与,撬动了整个零售市场。
  紧张的“双11”
  老总忙得没空接电话
  销售额的激增考验着平台商的运转效率和服务器的承受能力,同时考验着天猫客服、“小二”们和平台商家的精力上限。
  昨日,天猫总部内灯火彻夜通明,除了忙着为媒体报告数据的工作人员外,包括客服、物流、运营等部门都加班加点工作。据天猫方面介绍,“双11”前后,天猫共出动了400余名内部客服和500名外包客服,近千名客服人员轮流值班。
  忙碌的不只是平台商,据天猫CEO张勇透露,“双11”前夕,众多企业老总都给他打电话咨询促销相关细节。一些品牌商家董事长、总经理昨日甚至都在仓库和一线工作,体会“双11”带来的变革。记者电话采访海鸥表等企业负责人,甚至被告之“实在太忙了,没空接电话”。
  这一天对于“淘拍档”而言更是忙碌。电商代运营企业瑞金麟联合创始人安士辉昨日晚间告诉记者,全公司350人从上周六早晨开始到接到记者电话时均全员在岗、吃住在单位,包括营销、系统、客服在内的团队一直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工作。
  革命的“双11”
  寅吃卯粮还是推动变革
  这种全产业链的倾巢出动似乎在预示着行业内潜在的巨大变革力量。在马云看来,天猫的“战争”并非是与电商企业的战争,而是对传统零售模式的挑战。张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天猫要引领整个行业,包括传统商业的变革。“电子商务带来的是一个新的契机,我们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引领行业变革,这是我所理解的 向传统商业模式挑战 的意义。”
  虽然业界对“双11”产生的巨大能量惊叹不已,但担忧声也接踵而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连续不断的促销将让消费者产生疲倦,从而影响促销效果。天猫原创品牌韩都衣舍CEO赵迎光认为,消费者其实早已疲倦了,“现在就看谁的声势更大”。男装网络品牌NOP创始人兼CEO刘爽则认为,在库存大量积压和电商增长率下降明显的背景下,从商家角度,今年“双11”尽管销售额巨大,但主旋律已经从赚钱变成了甩库存,商家会把价格战打到没有底线。“就算今年 双11 再成功,也有可能是寅吃卯粮,会对最后两个月的市场进行极大的消费透支。”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5折封顶”的促销会增加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利于品质类电商的长远发展。
  在透支消费隐忧的同时,业界另一个担心是,在线上线下不断融合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是否在向传统零售中的一些“坏毛病”靠拢。虽然张勇坚定地表示,天猫在“双11”当天没有额外收取商家一分钱作为“进场费”,但在备战初期,电商还是上演了对资源的恶性争夺战。
  当时,数十个商家被迫“选边”,只能参加一家平台的促销活动。有传统零售企业负责人当时表示,这有可能重走百货店、超市、家电卖场的恶性竞争老路,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