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疫情期间会的业绩表现如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业整体以及各业态的影响如何?
当下,疫情仍处于发展期间、防控的关键阶段,受疫情影响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全国各地的门店积极配合全国疫情防控及行业监管要求,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期间多数门店关闭线下运营,3月份店铺逐步开业以后也由于线下人流大幅减少造成实体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速仍然大幅下滑。
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的陆续发布,连锁企业在经济损失程度逐步为大家所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整理相关公开资料,发现连锁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表现仍可圈可点。
上市公司接近全面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4月16日,天虹股份、广百股份、星期六等10家商业连锁类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10家企业第一季度预计亏损额在42249万元至49174万元,八成企业预计净利润为负值,百货店、专卖店(珠宝、鞋、家居)、专业店(眼镜)、服务业(影院)等全面亏损。
亏损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尚品宅配、金逸影视和天虹股份,亏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家具销售淡季、全部门店暂停营业以及租金及管理费减免。有盈利预期的2家企业中,汇洁股份预计将录得净利润1851万元,金发拉比的预期净利润不足百万元。
整体上受影响最严重的连锁业态是影院,到发稿日仍未恢复正常营业,以金逸影视为代表的多家影院自2020年1月24日起全部暂停营业,直至发稿日仍未恢复营业,一季度中有68天的影院票房收入接近于零,导致企业严重亏损。
电商渠道贡献较大的连锁企业本次抗疫能力较强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线上交易活跃,网络销售大幅增长,今年1-2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8.0%,实现逆势增长,其中2月当月大幅增长56.9%。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连锁企业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除了预计录得净利润的汇洁股份和金发拉比,还有一家童装企业安奈儿,该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预计亏损额在300万元以内,分析主要原因是其电商渠道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贡献较高。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线上交易活跃,网络销售大幅增长,今年1-2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8.0%,实现逆势增长,其中2月当月大幅增长56.9%。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汇洁股份和安奈儿两家公司电商渠道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29.6%、35.1%,是广东商业连锁类上市公司电商渠道贡献最高的两家企业。
面对疫情,基于两家企业前期在电商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快速对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进行调整,采取社群营销、全员营销、微信小程序营销方式,链接线上线下,把疫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了最低。
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是未来
我们再来看看广东乃至全国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的领先标杆——天虹股份。它是广东商业连锁类上市企业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企业,2019年全年录得营业收入193亿元,预计一季度亏损额在4500万元至5500万元之间。
导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天虹股份承担社会责任,对27个城市92家直营门店百货、购物中心门店共计给予租赁和联营供应商减免的租金及管理费总额达到约2.5亿元。本次减免安排预计对净利润影响约为1.9亿元,占2019年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的比例约为 22.1%。
2月1日,天虹股份发函告知将免除1月25日至2月8日(初一至十五)各门店复业期间租赁和联营供应商的租金及管理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上,天虹股份将免租期延长至各门店复业,且针对复业后至3月底这段时间根据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复工复产政策和各门店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了减免方案。
扣除这部分的影响,天虹股份将录得正向净利润。
天虹股份主营业务涵盖百货、购物中心、综合超市、便利店等四大零售业态,就不同业态受到的影响来看,百货和购物中心门店根据所在地政府防控要求和市场情况于1月27日起陆续停业,直到3月7日全面恢复营业,一季度客流量和客单量出现大幅下滑,但各门店开展上千场直播及线上专柜到家业务,为供应商的在线销售赋能,专柜线上销售环比增长 347%, 部分弥补线下门店销售的不足。
另外两个业态超市和便利店则持续营业,其中超市一季度录得了33.8%的收入增速,超市到家业务暴增103%。
综上所述,无论是录得净利润的汇洁股份、亏损额较小的安奈儿,还是天虹股份都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略有效的降低了此次疫情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消费市场与企业经营将逐步复苏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商务部认为,疫情对我国消费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后期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平稳回升。在部分领域,一些刚性消费受疫情影响被推迟,疫情过后还会回补,出现补偿性消费。
近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文强调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效益,用好服务业发展资金,加大支持促进国内消费,广东启动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两个专项行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各级政府发放消费券措施刺激消费需求。
相信预计随着疫情的遏制以及积极政策的推动,消费市场以及企业经营将逐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