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数字快讯

羊城晚报:探讨25个课题应对经济下行 决咨委炮轰“头痛医头”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7月31日下午,顺德区召开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听取专家委员对顺德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19位专家委员言辞犀利,现场“火药味”十足。  
  据了解,这是自去年10月31日举行经咨委成立大会暨首场政策咨询会以来,第二次召开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决策咨询会议。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黄小检说,受全球整体经济环境和态势的影响,顺德整体经济下行,“转型升级”成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但怎么进行转型升级,才能推动顺德经济实现新一轮的飞跃,希望决咨委委员从各自专业领域提出专业的意见。”
  炮轰一:25个课题找不到商贸业
  “顺德区商贸流通业有什么问题?我一句话概括就是重视不够、位置不正、亮点不多、支持不足、发展缓慢。”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率先“发难”。   
  孙雄认为,进入商业社会,支柱产业必然是商业。“你这是咨询会,20多个课题助力产业转型,我看了看,没有商贸业的位置,我来干吗?工业农业我也不熟,我找不到题目我研究什么。25个课题我都对不上号。”
  “总的来说,顺德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网点不均匀,现代商业设施运用比较滞后。顺德有超千亿规模水平档次高的批发市场,这些都是为生产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配套,但是对生活服务配套与珠三角存在差距。比如说我身边不少顺德的朋友周末得去广州、香港吃饭消费。现在是追求生活便利的时代。希望顺德借鉴东莞商贸的思维,确立商贸顺德的战略。”    
  炮轰二:80多个创新平台收效不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朱桂龙紧接着质疑顺德投入大量资金成立的创新平台对企业创新是否有用。
  “顺德区政府近几年每年投入超过2.5亿元资金,支持了一批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总体而言,这些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难以满足顺德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的需要。”朱桂龙表示,三年来,政府共资助建立了80多家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平台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比较随意。
  “引进什么都很随意。与各高校的合作也是如此,而台湾大学等机构与企业是一个良性的产学研平台,高校不仅仅是只为企业输出会生产的人为主。一个顺德搞了80多个平台,中间组织与平台混为一体,收效不大,花钱多。”    
  炮轰三:顺德梳理经济无重点
  “顺德经济下行存在必然。”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物流与电子商务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桂寿平言语犀利,“总的来说,顺德没有从经济结构上进行梳理,经济分析课题上没有抓住重点。结构体系不合理。现在与会的各个委员都是从自己的行业来出发的,各个行业都突出就自然无重点了。到底哪些是特色产业?”  
  桂寿平以日本和韩国为例,近些年来韩国在家具、汽车、造船等方面将日本都比下去,为什么?韩国的生产、营销等模式都仿照日本但成本却比日本低。再比如苹果公司将研发、市场销售紧紧抓在手里,制造则是找的代工厂。
  “25个课题项目,不客气的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前瞻性。”桂寿平炮轰。

时间:2012-8-1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魏琴
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2-08/01/content_1454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