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数字快讯

南方日报:“街边货”起家 哎呀呀跃线上“龙门”

    ■案例讨论
    讨论嘉宾:
    王晖:鼎晖创投执行董事
    孙雄:广东省连锁行业协会会长
    林霆:青云创投董事总经理
    叶国富:广东哎呀呀饰品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引言
    一家卖“街边货”起家的企业,去年实现了18亿元的零售总额,毛利率高达40%左右。深陷高人工、高成本和汇率困扰的广大中小企业慨叹着市场“温水煮青蛙”般的肃杀。而此时,哎呀呀在北京前门大街的形象店正在热热闹闹地开门迎客。
    8亿人进城所带来的消费阶段性升级催生了各种消费门类的勃兴,这个原先一两块钱的“街边生意”在快速流动的过程中壮大为一个产业。在洞见80后、90后庞大的消费能力之后,叶国富在2004、2005年间发力饰品连锁店,凭借着复制ZARA和H&M的“快时尚”模式,哎呀呀迅速成为了行业“快鱼”。
    嗅觉灵敏的买手队伍催动着一周一次的铺货速度,哎呀呀盘活了线上7000多家饰品制造企业的“散兵游勇”,打造成了一个渠道巨无霸。然而,紧追叶国富身后的是淘宝、凡客等网上商城,他们同样打着“快时尚”的旗号,凭借着新生代的青睐,纷纷开始逐鹿“饰品”市场。而以哎呀呀为代表的手握线下渠道的渠道商也开始了向“线上”进攻的号角,一场打通天地线的突进战又将一触即发。
    ■案例
    时尚饰品每月更新四次
    哎呀呀董事长叶国富的起家充满着南国老板的传奇与艰辛。1998年南下创业,成为小有名气的“王牌销售员”。此时,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浪潮催动着消费市场的急速成长,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头花,一把梳子这样的“路边生意”也迅速勃兴了起来。
    “这么多80后、90后涌入城市,有了一定的收入,心中自然萌生融入潮流的需要,从哪里开始?就是从这一点一滴开始。”
    2004年,叶国富看到了饰品行业涌动的商机,然而当时200家店以上规模的品牌不下10家,华北、华中、西南和两广地区,都有各自强势的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更是刺刀见红,寸土必争。
    “设计、速度、价格、弹性、规模,一个都不能少!”哎呀呀很快便确立了“快时尚”的思路,此时的ZARA与H&M的风潮已经席卷全球,可是尚未有人将其移植到饰品市场上。
    “廉价是一种策略,这一两块钱的背后是客户对美的追求,年轻人求新求变的需要是我们催动市场快速轮转的关键,”相比于服装,相对廉价的饰品更是快时尚的典型商品,哎呀呀品牌总监王勇向记者介绍道,“哎呀呀可说是将‘快’时尚做到了极致。”
    作为设计与速度的关键,哎呀呀的买手队伍一直在不断壮大,如今已百人有余,遍布亚洲各地,寻找经典款型,随后将线下的7000多家饰品制造企业迅速盘活,叶国富表示这一招的效果“立竿见影”:“很快我们的铺货速度就超过了对手,根据最新数据,哎呀呀平均每月更新货品4次,一年有近5000款产品面世,而行业的平均速度还停留在一年2000款左右。”
    然而,哎呀呀下一步要面对的是同样以“快”制胜的网商。年初,以“互联网快时尚品牌”自居的凡客诚品(VANCL)正式上线饰品频道。与此同时,更有业内小道消息称,“养猪”的丁磊也嗅到了饰品市场里的“腥味”儿,正在着手收购几个意大利品牌,准备上线饰品销售。
    此时的哎呀呀也正在积极打开网络销售平台,“进军线上市场,正是我们二次创业的目标所在,目前我们已经在乐酷天多个平台开拓了自己的旗舰网店,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有着庞大的线下资源,线上市场的开发更是对线下资源的盘活。”面对线上网商的杀声震天,哎呀呀也正在磨刀霍霍,“打开线上市场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完成产品的分层,更能够方便地植入多种服务,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一个简答的渠道商,而是一个增值服务商。”
    【议题一】
    哪些企业可以借鉴“快公司”模式?
    孙雄:渠道为王已成共识
    在追求“快”商业模式这一点上,哎呀呀做得不错,再一次用飞速的扩张,给很多企业讲述了“渠道为王”的道理,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开始意识到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在我们刚刚评选出的广东连锁企业50强中,有超过20家就是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加速扩张的,这股“快”潮涌起已久。
    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广东的很多企业此前都着眼外贸,在渠道建设上相对滞后,因此产品不错,但是“快”不起来,发展受限。如今已经有很多生产厂家意识到了渠道的重要性,特别是东莞等地大批服装箱包企业都进行了转型。
    广东出了哎呀呀,以纯、流行美、百丽都是“快”潮中的佼佼者,充分说明了广东在这个领域是有基础的。在最近几年的特许经营展览会上,我们也发现这种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认同。
    王晖:具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哎呀呀“快时尚”就明显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脚步,作为服装里一个最小的品类,能够撑起这么大一个市场,说明国内的消费正在起步。
    不过,“快”的背后应该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掌握。ZARA和H&M起步的年代,有着众多企业走了同一条路,但是为什么只有他们杀出来了?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设计团队,并且做到了引领时尚风向的水平,所以他们如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快时尚”类企业进入门槛不高,起步发展势头很猛,但是如果不注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注定是要被人超越的。
    林霆“快”模式更适合商业企业
    渠道商的大行其道其实是中国当前经济情况的体现,生产逐步过剩,消费正在隆起。铺渠道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仅涉及到时间、人力成本,就连整个发展思路都要转换。哎呀呀起步就是一个轻生产、重渠道的商业企业,所以驾轻就熟,生产型企业想要复制这种模式,必须从团队建设入手,重新架构,这也并非易事。
    【议题二】
    “快时尚”打通网上渠道胜算几何?
    王晖:线下公司开拓线上渠道难如“创业”
    线下市场对线上市场的扩张可以说是这两年的一个主题,为什么?线上市场的侵蚀太厉害了,哎呀呀起家的小饰品拥有着方便线上销售的天然属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淘宝上开一个门店,专门设计发卡,我的产品更新速度远比你铺货快得多,同时网络的无限空间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多元化的需要,而他们的目标受众又是一群最热衷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而线下扩张的逻辑于网上营销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在这种情况下,哎呀呀为代表的线下企业手握大量资源但是很难变现,下一步,他们必须从团队、发展模式等多个基本环节做起,无论是依托大型B2C网站,还是自建平台都有一段路要走,确实是“二次创业”了。
    孙雄:提供增值服务是要点
    当前网上销售的势头很猛,许多企业也都开始尝试网上商城的模式,一种是借助于自己的网上商店来做,还有就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如淘宝等,这也顺应了消费趋势。
    不过,在我看来,线下门店有着自己的优势,在发展中绝对不可偏废,比如你买双鞋、买件衣服,还是要试一下穿起来最合适了,这里就有消费体验的成分,许多消费者是将消费作为一种体验,这里的快乐并非网上可替代。
    与此同时,线下企业做网商还可以做出自己的优势,大量的线下门店在未来也许在销售功能有所弱化,但是在提供各种服务上却有着天然的优势,借力开拓产品增值服务的话,就能做出“双线互动”的优势,这样的话,产品的粘性就大大加强了。
    叶国富:利用上市助力企业转型
    哎呀呀的转型已经开始,对线上市场的拓展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哎呀呀的会员总数已超过7000万,活跃会员数也超过了2000万,预计到2011年底,会员总数将突破1亿大关,活跃会员数也将超过3000万。我们的平台已经不仅搭载饰品,天堂伞、浪莎丝袜,甚至迪士尼、施华洛世奇等高端品牌的商品都和我们开展了合作,我们对客户的粘性正在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于线上市场的开拓,充分盘活线下资源,借助于大量的线下客户,我们可以和各种企业达成合作,换取商品和服务,以供我们的客户用来进行积分消费。
    而我们今年下半年就将引入战略合作者,并计划于2013年前后在A股完成上市,让广大投资者和我们共同见证哎呀呀的战略转型。

时间:2011-07-06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钟啸
链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7/06/content_6983155.htm

(编辑: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