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广州市经贸委获悉,广州将出台《广州市现代商贸业重点培育发展企业重点项目的认定与扶持办法》,通过认定一批商贸企业重点企业和项目,对其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力争到2015年培育发展一批千亿级商贸企业,培育2家商贸企业进入全国20强,1家进入全国10强。
业内人士指出,借助广州亚运会,外资、港资、北商等外来资本纷纷抢滩广州,为广州新增近10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而此前不能如期在亚运前抢闸开业的商业项目,比如太古汇、五号停机坪、万达广场、西城都荟、太阳城新天地、高德置地广场四季MALL等,也将在亚运会后推出,届时广州将有大量商场开业,新项目如何脱颖而出是考验每个开发商的一大难题。
市场格局
外来品牌抢滩广州新老商圈“混战”
“‘外来的和尚不会念经’这个笼罩在广州商业零售业头上多年的帽子,今年将彻底被摘除。一度靠传统百货撑场的广州商业,今年以来正在改变。”广州惠润商业地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欧小卫表示,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将令广州商圈辐射范围扩大,而消费扩容所蕴涵的商机更为广州零售商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传统百货不再一枝独秀
新商业体的涌现,也带来了众多新业态及大量新品牌抢滩广州。TASTE、H&M、ZARA、NOVO、OVS、Breads Butter、OXYGENE、Braun Buffel、迪士尼全球首家专卖区……短短半年时间内,这些新鲜的名称开始进入广州人的视线;此外还有英国玛莎百货、泰国中央百货、香港NOVO精品主题百货、万千百货、美东百货等多个首次登陆广州的百货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多种创新业种业态精彩绽放,不仅丰富了广州商业生态,也提升了消费者购物幸福指数,改变了多年来靠传统百货撑场的商业格局。
十年将现新“购物地图”
极速爆增的商业项目数量,不仅会在招商上形成直接竞争,也是对各商圈的竞争。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市场来看,江南西商圈尚缺大型卖场,北京路商圈则缺少品牌组建且品牌重复性大,上下九商圈、康王路商圈的消费档次较低。随着白云新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番禺火车南站商圈等新生商圈的崛起,广州商业格局将进入改朝换代的时期。
那么,这些新崛起的商圈,会否对天河、北京路、上下九这些传统的商圈造成冲击呢?对此,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传统商圈多年形成的总部效应和密集社区环境,是其它商圈无法取代的。目前番禺南站、白云新城这一南一北两大商圈还有明显的硬伤;珠江新城的商业缺少聚点,商业物业多以配套的裙楼商业为主,规模既小又分散,不利于形成消费习惯;而白云新城商圈多以流动人口为主,各批发业态也比较发达,缺少高端消费主体,“一个商圈的崛起不是为了取代哪个商圈,而是要让其发挥各自的特色。相信未来10年,广州又将出现一份新的购物地图。”孙雄表示。
中国力量1
本土商家加快品牌和业态调整
随着万菱汇、太古汇、五号停机坪、西城都荟、高德置地广场等外资商业项目在今明两年内陆续开业,以及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番禺南站等新生商圈的崛起,这些新增的商业项目会为原有本土商业带来互动互补、成行成市的倍增效应?还是会在激烈竞争中相冲相克,此消彼长?
对此,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受交通、周边人口、购买力等诸多条件所限,每个商圈客流量不可能无限量膨胀,被誉为“华南第一商圈”的天河商圈也不例外。他指出,随着太古汇、万菱汇加盟,再加上珠江新城商圈、白云新城商圈崛起,势必分流天河商圈部分客流。另外,中山、佛山等其它珠三角城市本地商圈和品牌走向成熟,也会分流天河商圈部分客流。记者了解到,虽然在广州本土这场中外商家的较量还未真正开打,但一些本土商业巨头已感觉到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从而纷纷加大了调整力度。
“商业规则不进则退,这几年来我们都在逐步调整天河城内的租户品牌。”天河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今年下半年天河城撤下合作多年的老主顾万宁,腾出空间引进西班牙服装销售第一大品牌ZARA,并在一楼引进NINEWEST旗舰店;正佳则引入美国玩具零售巨头玩具反斗城、香港小型主题百货NOVO、快时尚H&M;而本土商业巨头企业广百则在珠江新城商圈“梅开二度”,进驻太阳城新天地和高德置地,并推出首个时尚百货品牌GBF,誓要在高端商圈争得龙头地位;广州友谊在该商圈的国金店也计划在亚运期间试业。此外,全新蜕变的中华百货则斥资2000万元,转型为国内首家“互动型”精品百货。
中国力量2
加速扩张战略 迎击“过江龙”
欧小卫表示,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今明两年外资零售巨头密集布局广州,本地的零售“龙头”企业开始担忧,如果不与时俱进、固步自封,再过几年就可能被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过江龙”挤垮。
“事实上,这两年广州本土百货商家走出去战略是做得最争气的。”欧小卫表示,去年广百股份就先后成功布局揭阳、惠州、成都、茂名、深圳、武汉六地,创下了一年内连签六店、一月内连开三店的新纪录,不仅首次涉足深圳,同时也首次跨出省外,踏足成都、武汉等地区。今年广百扩张步伐并未放慢,在珠江新城商圈连签两店,进驻花都等城郊商圈,并宣布正式进军高端市场,推出首个时尚精品百货——GBF品牌等。由此,广百百货、GBF、新大新百货三大品牌在细分市场上将形成互补。
而另一本土商业“龙头”广州友谊在世贸打造广州首个男士主题百货店,还将与长隆集团强强联合,以国外OUTLETS购物村为模板,打造“长隆友谊购物公园”,欲从高端百货向大众路线扩张。此外,摩登百货在花都和新塘开出两家新店,展露出其欲从广州周边拓宽到整个珠三角的野心。欧小卫表示,这是受深圳、东莞的本土百货如天虹商场等成功走向全国的案例启发,广州百货也迎头追赶。
中国力量3
上市资本对接渴求更加强烈
除了购物中心开业潮外,今年另一大看点就是商业零售业对资本的渴求十分强烈。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在外资巨头的包抄下,国内零售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规模扩张仍将是零售业抢占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地位的战略选择。而本土零售企业普遍缺钱,为了维持扩张和强劲增长的需要,上市融资是解决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这两年来,上市的企业量甚至要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
而记者了解到,继人人乐、天虹商场这些传统商超企业纷纷上市后,今年6月上市搁浅的岁宝百货,日前已在香港重启IPO,拟定发售股票6.25亿股股份,筹集资金最多15.9亿港元,用于2012年或之前开设10家门店。另外,好孩子、永辉超市也将分别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上市。黄华军指出,如今上市不再是国有百货的专长,也不再局限于A股、深交所,而是扩展到香港、纽约、伦敦等海外证券市场。“今明两年国内商业零售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在力度、频率和多元化方面将高于往年。”
中国力量之商业零售业候选企业点评
百货类
●天河城:华南最旺最赚钱的MALL
天河城广场是国内首个MALL,1996年开业至今都是华南地区人气最旺、最赚钱的MALL。据统计,2009年天河城实现约5.2亿元的租金收入,每平方米收入400元左右的租金,日均人流量超过20万,被称为广州最大的“收银机”。今年下半年以来,天河商圈不断扩容,天河城也进行适时调整,引进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和NINEWEST旗舰店等,并计划投资21亿复制天河城到天津。
●广百百货:成功走出岭南的粤商
2009年广百扩张势头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创下了一年内连签六店、一月内连开三店的新纪录,不仅首次涉足深圳,同时也首次跨出省外,踏足成都、武汉等地区。此外,国际商品展贸城开工建设,中标流花展馆。今年其扩张势头也未减弱,在珠江新城梅开二度,推出首个时尚品牌GBF,广百一改粤商走不出岭南的形象。
●广州友谊:积极探索新兴业态
在经营好高端精品百货的同时,广州友谊通过新兴的商业业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年,友谊整体租下世贸新天地,打造成广州首个男士主题百货店“绅士馆”,并与调整后的环市店形成广州首个男女“双子”百货;而广州新地标——位于珠江新城西塔的“国金店”项目,全力打造广州第二个顶级奢侈品集中地,预计本月下旬开业。
●广州王府井:年回报率超200%
广州王府井年回报率超过200%的出色成绩单,足以令业界刮目相看。近几年来,广州王府井不断调整与引进高端品牌,尤其是近两年的两次品牌大调整和装修,都是围绕打造“时尚与品味”的主流百货店进行。
●摩登百货:广州民营百货中独树一帜
一贯坚持“时尚、价优”战略定位的摩登百货,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进驻商业次核心区。这种入驻方式成本低、可复制性强、回收期短、成长速度快,目前摩登百货已开业的另外6家均座落在这样的商圈。今年更是创下一月开两店的记录,首次进军花都和新塘,以购物中心的主力店身份进驻,在广州民营百货中独树一帜。
●新光百货:老西关的时尚购物天堂
对于扎根广州老城区西关的新光百货,其对会员消费习惯的研究到了炉火纯青阶段。新光在会员服务满意度方面领先于其它本土百货,无论是会员主题活动、会员休闲场所,还是促销信息告知易见性等方面都有较高评价。其提倡的“物美价优”的会员制营销手法,让新光百货成了西关的时尚购物天堂。
●中华百货:国内首家互动型精品百货
中华百货被广州新星实业收购后,转型为国内首家“互动型”精品百货,涵盖了黄金珠宝、化妆品、鞋类、男女服饰、运动休闲用品、家居婴童服饰近200个品牌。
重新回归的中华百货只有一层并位居五楼,成为国内楼层最高和单层面积最大的百货。而其突出的会员互动性、会员积分现金化,以及自理VIP室、BB护理室、半封闭式的女士内衣专区等软硬件,让其在广州激烈的百货竞争中脱颖而出。
购物中心类
●正佳广场:名副其实的亚洲“体验之都”
作为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正佳广场从一开业就将“体验策略”作为营销定位。
经过5年多的经营调整,目前正佳广场的商铺出租率达98.03%,车流量增长44%,客流总量增长13.46%。尤其是今年引入美国玩具零售巨头玩具反斗城、香港小型主题百货NOVO、瑞典快时尚H&M等品牌,使正佳广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体验之都”。
●中华广场:招商创下多个“第一”
素有“商业鬼才”之称的海印集团总裁邵建明从昌盛中国手中租赁下中华广场后,就实现了租金提升80%。中华广场招商调整创下业内多个“第一”:广州第一家国际知名时尚品牌H&M华南区旗舰店、广州第一家迪士尼旗舰店、广州第一家高端精品超市TASTE、广州市第一家苏宁SLITE精品店等。另外,还有百丽、丝芙兰、OVS、JACK&JONES、DAZZLE、FIVE PLUS等著名时尚品牌入驻,这也使中华广场在商圈中从“配角”转型到“主角”。
超市卖场类
●华润万家:跻身中国超市老大
依托华润集团,华润万家近年来在网点扩张、跨区域并购方面走得非常快,从2004年斥资收购苏果超市1200多家门店开始,其并购扩张似乎没有停止过:全资收购天津月坛集团、宁波慈客隆超市、天津家世界超市、西安爱家连锁超市,托管深圳民润超市,今年又欲将宏城超市107家店收入。
华润万家将全国版图分成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东北、中原、香港七大核心区域,成为中国超市老大。
●百佳超市:首家登陆内地的港资零售商
作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的零售企业,百佳超级市场1994年在内地开设第一家分店,成为首家登陆内地的港资零售商,带动内地超市业的改革提升。
到目前为止,百佳已有超市市场、购物广场、超级广场、都会店、社区超市和高端超市等六种业态进入广州市场。
专业市场类
●红棉国际时装城:成功缔造“红棉现象”
红九行动、一元拍卖、百企万衣公益活动、亚洲街舞大赛等一系列特色营销活动,令红棉在流花商圈异军突起,被业界惊呼为“红棉现象”。红棉能获得成功,在于它的创新、尝试和未来。去年,红棉在流花商圈内率先刮起一股“韩流”——携手韩国东大门品牌服装批发商,在二层和七楼专门开辟韩潮大本营,全部品牌货源均由韩国批发商直接供应。
另外,红棉发展“总部经济”模式,引进实力品牌“旗舰店”和知名服装品牌总部、营销中心落户,为流花服装地区服装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壹马服装批发广场:行业潮流风向标
正当流花商圈同行都沉醉在批发业态带来的丰厚利益之时,壹马震撼性地提出了打造“品牌男装(中国)连锁加盟基地”的概念,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目前取得非常好的效益。壹马7~9层主打男装总部展示厅,已吸引了众多知名的一线品牌总部落户。而每年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一起举办的“国际时尚荟萃”及国内首创的“壹马杯”服装买手大赛,更是成为行业潮流风向标。此外,今年壹马投入巨资打造服装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壹马网上商城,为服装商户打开另一条“绿色通道”。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林建敏
链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0-11/17/content_1188892.htm
(编辑: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