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河源市经济平稳发展,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升、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内部需求较快增长,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金融形势稳健等,但重点项目投资进展缓慢、外部需求不足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升,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6.37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呈持续回升态势,比全省平均水平(6.6%)高出2.3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4位。其中,民营企业活力凸显。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83亿元,增长13.0%,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4.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6.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6月,全市5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33.20%,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2.87亿元,增长30.2%,增速同比提高35.5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放缓,重点项目投资进展缓慢。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4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回落18.4和5.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23亿元,增长44.6%;第二产业(工业)投资106.82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投资180.42亿元,增长12.5%。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全市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9.91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1.1%,与时间进度反差较大。
三、内需平稳较快增长,外需增速明显回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0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从消费行业分类看,占主导地位的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31.10亿元,增长12.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0.5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79.8%,拉动其增长9.7个百分点;从城乡区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232.16亿元,增长12.1%,乡村市场零售额68.90亿元,增长12.4%,乡村市场消费增速高于城镇0.3个百分点。
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99.0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出口总额72.7亿元,增长2.3%,进口总额26.3亿美元,下降7.3%,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7、6.4和2.1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5万美元,同比下降3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71亿元,同比下降51.2%,降幅同比分别扩大28.5和49.7个百分点。
四、主体税种有力支撑,财政收入降幅略有收窄。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5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6月缩小2.0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增速达两位数以上,同比分别增长27.9%、26.0%和12.2%,增速分别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出28.7、26.8和13.0个百分点,这三项税收合计拉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78亿元,增长21.1%,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3.7%、184.7%、117.6%、23.6%和42.3%,增速分别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2.6、163.6、96.5、2.5和21.2个百分点。
五、金融形势稳健,信贷投放力度有所加大。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4.53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42.27亿元,比年初增长8.7%。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2.01亿元,比年初增长6.4%,增速分别比3月末、6月末提高2.3和0.7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