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开局之际,面对错综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揭阳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补”各项措施,深入实施振兴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全面落实“抓落实、促发展,抓基层、强基础”两项部署,加快推进“三大建设”,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拓展“互联网+”应用。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主要经济指标相较1-2月均有提升,但离预期增长目标有较大差距,全年增长压力大。
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3.20亿元,增长(同比)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21.03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36.17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56.2:34.6,第三产业比重比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79亿元,增长3.2%。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稳中趋缓。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48亿元,增长3.2%,增速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46.22亿元,增长4.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4.4%,增速比重工业(增长0.8%)快3.4个百分点。优势行业发展有“喜”有“忧”。“喜”的是石化、医药制造、食品业发展优于整体,分别增长7.3%、7.1%和4.3%,石化、医药制造两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6.9%的平均水平;“忧”的是金属、纺织服装业增长缓慢,分别增长1.9%和2.4%。小微企业增势较好。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型企业增长5.2%,微型企业增长23.6%。
三、投资增速扭负为正。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经历前2个月大幅下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力推进投资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止住投资大幅下降颓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77.04亿元,增长1.0%。实现了从1-2月负增长38.6%到正增长的转变。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第一产业增长1.1倍,第二产业增长7.0%,第三产业下降(同比,下同)2.9%。从内外源性经济投资看,内外冷热不均。在全部投资中,内源性投资269.03亿元,增长3.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56.9%。外源性仅投资8.01亿元,下降21.0%。其中,港澳台投资快速增长,增长2.2倍。
四、国内消费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74亿元,增长12.1%,增速与1-2月持平。城镇消费畅旺,农村消费偏弱。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76亿元,增长20.8%;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8亿元,下降11.2%。“互联网+”应用加速推广,电子商务继续高歌猛进。一季度,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5144.2万件,增长3.2倍;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76亿元,增长2.1倍。
五、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6.84亿美元,增长24.2%。其中,出口16.08亿美元,增长27.5%;进口0.76亿美元,下降19.3%。实际利用外资数仍然为0。
六、财税收入小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4亿元,增长4.2%。其中,税收收入11.21亿元,增长2.2%,扭转了前2个月负增长局面。
七、金融存贷运行平稳。至3月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19.52亿元,比年初增长4.4%。其中,境内住户存款1321.88亿元,比年初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968.01亿元,比年初增长3.9%。
八、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比1-2月收缩0.3%;涨幅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0.2和0.5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6.5%;猪肉类同比上涨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