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数字快讯

2015年1-12月肇庆市经济运行简况

当前“三期叠加”的影响不断深化,支撑肇庆市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潜在生产率趋于下行,经济增长面临更多挑战。2015年,肇庆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

一、 2015年经济运行平稳

据核算,2015年,全市GDP1970.01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一产增长4.4%,二产增长8.5%,三产增长9.2%,分别拉动增长0.6、4.4和3.2个百分点。

点击查看大图

(一)从三次产业运行态势看,一产稳定,二产走弱,三产向好

点击查看大图

农业生产稳定。近几年全市农业生产基本在4%-5%区间运行,2015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90.55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居全省第1。各类农产品产值稳定,谷物产值增长4.5%,蔬菜产值增长5.1%;猪肉产值增长4.7%,家禽产值增长4.5%。

二产总体形势走弱。工业生产明显走低。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38.20亿元,同比增长7.6%,比2014年回落了6.7个百分点,增幅居珠三角第6,全省第13。占比达30%的三个行业大类均大幅回落,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增幅比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下降3.9%,增幅比上年回落20.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8%,增幅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建筑业发展态势平稳。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2014年4.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势向好。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2%,比2014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网络销售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达12.9%,增幅居全省第2。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8%,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6.0%。1-11月,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其他营利性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6.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二)从三大需求运行态势看,投资平稳,消费保持活力,出口拉动较弱

点击查看大图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2015年,肇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0.03亿元,增长16.8%,增幅居珠三角第4,全省第12。其中,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额699.82亿元,增长25.3%;基础建设投资趋缓,完成投资额253.13亿元,增长0.9%,增速比2014年回落19.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收缩,完成投资额159.77亿元,下降15.4%,拉低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总体良好。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肇庆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32.36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居珠三角第1,全省第2。其中,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单位实现零售额303.79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48.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个百分点,是肇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房地产销售市场疲弱。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95.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增幅比2014年回落6个百分点。旅游市场平淡。2015年,景区接待旅游者总数为2928.06万人次,同比增长仅3.3%,以致住宿餐饮业持续低迷,未取得明显改善。

外贸市场拉动力较弱。2015年全市进出口82.1亿美元同比增长4.8%;出口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5%; 进口34.4亿美元,同比增长6.7%。

(三)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民营经济稳中有进。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累计完成增加值563.32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1.3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1052.56亿元,增长16.6%,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79.1%,民间项目投资达907.43亿元,同比增长25.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0.68亿元,增长41.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从8.9%提高到10.1%,提高了1.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177.71亿元,增长46.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8.25亿元,增长204.4%,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11.75亿元,增长347.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5.67亿元,增长186.7%。

网上销售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58.35亿元,同比增长53.2倍。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动力不足。从2015年数据看,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占比有所走弱。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4%,比2014年回落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比2014年回落0.2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仍是我市工业主体。2015年,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六大高能耗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6%。

(二)消费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一是消费品市场结构性依赖明显。全市消费品市场一直依赖石油及制品、金银珠宝和汽车三类商品,这三类主导商品增幅近两年呈下降的趋势。二是可纳入属地统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偏少。目前我市本地电子交易平台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可以纳入属地统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异地电子商务平台网购的大幅增长明显分流我市居民的消费力,这直接影响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三)房地产市场投资收窄,去库存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全市商品房投资热度持续减退,全年各月累计投资均在负增长区间,全年累计同比下降15.4%。前几年全市商品房开发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2014年起商品房销售不理想,全市商品房库存压力持续加大,部分地区如端州、鼎湖和德庆等地去库存任务较为严峻。房地产库存已成为关系我市商品房市场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截止到2015年12月底,竣工待售面积169.08万平方米,预期2016年商品房去库存压力非常大。

三、 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注重项目促进与转换,培育新增量。从2015年,全市的工业重点项目、技改和增资扩产项目看,项目不少,但有效产出的不多。如,2015年工业重点项目约45个,都处于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阶段,无法形成产出;较大的工业技改和增资扩产项目共84项,技改项目未完成,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无明显拉动作用。因此,各地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振兴实体经济20条作用,跟踪落实好在建项目,在推进企业加快建设和项目转化下足功夫,使企业尽快达标生产,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尽早纳入统计范畴。

(二)注重科技投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力度、投入力度,注重投资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提高投资效益中的“主力军”作用,逐步建立起由投资驱动型向要素驱动及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三)进一点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推进力度。目前,全市的基础建设投资主要依靠广佛肇高速、新区鼎湖大道和肇庆东站建设工程等几项重点交通设施项目拉动,随着这些大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逐步趋稳,在没有大型项目的后续补充下,投资要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难以为继。因此,2016年要加大对已立项的大型投资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发挥基础建设投资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