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数字快讯

2015年1-3月茂名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来,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我市经济开局走势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增强,经济发展依然稳健。

经省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全市GDP总量512.42亿元,增长7.0%,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75.13亿元,增长4.1%,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184.63亿元,增长9.0%,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252.66亿元,增长6.1%,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完成农业总产值124.6亿元,实现增加值76.9亿元,增长4.1%。水果产量增长4.4%,水产品产量增长4.6%,肉类产量增长3.8%。出栏肉猪165.5万头,增长3.2%。

(二)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43.2亿元,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增长8.6%,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下降3.1%,乙烯产量下降17.9%,发电量下降22.0%。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7亿元,增长31.1%。其中,工业投资68.9亿元,增长33.4%;房地产开发投资16.2亿元,增长4.7%。在建项目108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3个,增长7.2%。

(四)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亿元,增长9.2%。其中城镇市场零售额187.6亿元,增长10.1%;乡村市场零售额118.2亿元,增长7.8%。

(五)外贸市场较快增长。全市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实现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增长1%。其中出口总额1.9亿美元,增长25.2%。实际利用外资510万美元,下降10.2%。

(六)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增长15.1%。完成税收总收入69.4亿元,下降0.7%。其中国税收入51.2亿元,下降2.0%,其中国内税收增长12.9%,海关代征税收下降46.7%。地税收入18.2亿元,增长3.1%。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2元,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1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8元,增长9.9%。

(八)节能降耗形势较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1%,按此测算,可顺利完成“十二五”的节能目标任务。

(九)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0.5%,涨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虽然我市一季度经济增长回落较大,但全市全力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全力落实“一体两翼三大抓手”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支撑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不断积累,强化了我市经济发展动力。

(一)农业方面:今年来,农业病虫灾害少于往年,春耕春种进展顺利,春收农作物长势较好,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肉猪和仔猪价格比去年末提高8%和15%左右,养殖业形势有所好转。农业生产总体形势稳定,略好于往年。

(二)工业方面:新增企业生产较快。去年新增的88家规上企业产值增长371.1%,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2.8%,拉动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发展势头较好。民营工业增长18.2%,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为86.4%,拉动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茂石化公司生产企稳。近期石化产品价格略有回升,茂石化公司4月下旬检修完成,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将回到正常月份水平,对全市工业增长拉动作用将扩大。

(三)消费方面: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上升。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5%,高于全省增速0.8个百分点,也高于GDP增速,居民收入提升,有助于消费增长。居民刚性需求没有减弱。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比上年提升,在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2.8%、17.1%和17.3%,同比分别提高9.0、3.5和15.7个百分点。消费转型持续进行。升级类商品销售快于传统消费品,1-3月,限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1.6%、14.5%、18.2%、25.6%和52.2%,增速分别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4、5.3、9、16.4和43个百分点。旅游文化消费向好。一季度全市接待过夜旅客人数增长11.2%,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与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四)投资方面:新增固定资产增长快。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72.74亿元,增长68.2%,同比提高25.3个百分点,表明我市各级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督促到位,部分项目建成投产进度加快。工业投资持续加快。在2014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0.3%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工业投资继续增长33.4%,高出全市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全市民间投资增长53.8%,高于全市22.7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全市投资快速增长。交通教育投入大。在重点项目和教育创强的助推下,全市交通投资和教育投资增长36.3%和95.0%,高出全市5.2和63.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增加。一季度,施工项目1080个,比去年增加72个,增长7.2%。

(五)房地产方面:一季度全市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13.5%,同比提高62.9个百分点,房地产建设到位资金增长33.2%,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表明我市房地产呈现扩张迹象,企业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信心增强。

(六)货运方面:货运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一季度,全市公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554249万吨公里,增长13.4%,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3个百分点。

(七)金融存贷方面:金融市场较为活跃。全市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增速保持在15%以上,全省排位第4,存贷比42.1: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股票市场红红火火,证券成交额增速创近年新高,增速43.1%,保费业务在上年增长51.9%高速增长基础上,今年首季保费额仍实现增长13%。

三、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市经济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部分经济指标仍存在不同程度下滑。

(一)用电量方面。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回落明显,经济发展前景存隐忧。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0%。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3.2%。增速同比回落10.5和11.7个百分点,比1-2月下滑0.4和0.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走势偏弱,反映我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状态不理想。

(二)价格方面。价格是经济的先导指标,价格的回落往往是经济偏冷的征象。工业品出厂价格大幅走低。一季度,全市PPI指数仅为80.5%,比全省低16.5个百分点。工业品价格大幅下滑,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我市工业产品销售走弱,企业生产比较谨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去年以来,全市消费增长缓慢。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低0.7和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低,反映我市消费状况比全国全省偏冷。石化产品的批发价格整体回落,牵动批发业现价销售额的全面下降,从而影响第三产业的增速。

(三)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1-2月,全市规模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7亿元,下降10.2%,同比回落28.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9亿元,仅增长1.6%,同比回落48.2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库存增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2月底,全市规上工业应收账款68.1亿元,增长35.7%;产成品存货39.3亿元,增长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