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释放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能,前三季度经济呈回升向好态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1-3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800.7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6.07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19.13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95.50亿元,同比下降1.0%。
一、农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306.82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3.8%、6.0%;生猪出栏112.54万头,增长9.2%;猪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增长9.7%、7.7%、36.7%。季末生猪存栏90.33万头,增长6.0%。水产品产量增长7.0%,其中海水产品增长1.5%,淡水产品增长9.9%。
二、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8.86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5.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2.3%,其中石化产业增长19.7%、能源产业增长1.7%、新材料制造业下降3.1%;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11.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8.9%。分产品看,超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化学药品原药、液晶显示屏、智能手机分别增长97.3%、38.8%、27.2%、19.4%。
三、固定资产投资提速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55.9%。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75.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7.1%;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9.3%。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4.4%,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高11.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27.4%、16.5%,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9.8、5.4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持续回暖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0.11亿元,同比增长3.8%,比上半年上升1.6个百分点,持续上半年以来的回暖态势。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2.0%。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等零售额分别增长19.7%、18.9%、15.9%;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16.6%、16.1%。新业态较为活跃,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1.0%。
五、外贸进口增速提升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2364.2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1574.8亿元,增长2.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6.4个百分点;进口789.3亿元,增长14.5%,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个百分点。
六、财税金融平稳运行
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0.42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8个百分点;剔除留抵退税后完成367.45亿元,同比增长1.3%。国内税收714.48亿元,同比下降12.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剔除留抵退税后完成844.49亿元,同比增长1.5%。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334.73亿元,同比增长6.5%,比6月末上升1.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282.60亿元,同比增长11.2%,比6月末回落1.9个百分点。
七、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9%,从八大类构成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7%,衣着类下降0.3%,居住类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8.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下降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8%,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口径已含R&D支出。
(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金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价格指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用电量数据来源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惠州市财政局;税收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广东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