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22年1-6月肇庆市经济运行简况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多地偶发疫情带来的冲击,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推进一揽子减税降费、促消费、稳投资、促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力促全市经济企稳。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68.1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7.10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2.01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9.04亿元,同比下降0.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71亿元,增长5.8%。全市夏粮(国家口径)播种面积13.91万亩,同比增长4.7%;产量4.66万吨,增长7.5%。蔬菜产量131.61万吨,增长3.9%。园林水果产量14.59万吨,增长11.1%。生猪产能持续释放,其中,生猪出栏168.40万头,增长4.0%,猪肉产量13.4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7.92万吨,增长3.4%。水产品产量25.16万吨,增长1.2%。

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30.85亿元,同比增长6.3%。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91.77亿元,同比增长7.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分别增长68.6%、2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受房地产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4.1%。现代产业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6.9%。

固定资产投资呈回落趋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4%,比一季度回落18.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50.0%,第二产业增长27.7%,第三产业下降22.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7%,其中制造业增长11.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9%,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8.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5%,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6.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4%,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40.5%。

消费市场有所恢复。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总额556.59亿元,总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速为0%,较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比1-5月回升1.1个百分点。其中6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总额86.00亿元,同比增长6.4%,比5月提升15.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5.93亿元,同比增长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0.66亿元,同比下降0.3%。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528.90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收入27.69亿元,同比下降2.4%。18个限上单位主要商品类值中,有11个保持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饮料类、建筑装潢类、日用品类、烟酒类、书报杂志类、粮油食品类分别增359.7%、180.5%、72.4%、37.2%、31.8%、30.8%和22.4%。汽车类商品零售降幅继续扩大,下降16.5%,比一季度扩大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17.61亿元,同比增长0.0%,比一季度快4.8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30.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7.00亿元,同比下降40.8%。

财政收入有所回升。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9亿元,同比增长7.6%,比1-5月提高22.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7.69亿元,下降26.1%。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4.44亿元,下降3.2%,比1-5月回落5.4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00.66 亿元,同比增长9.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4.20亿元,同比增长4.0%。

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上半年,肇庆居民收入16072元,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与GDP增速持平。其中,城镇居民收入19627元,增长4.0%;农村居民收入12235元,增长5.8%。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上半年,肇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4%,涨幅较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6月份,肇庆CPI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3.4%;消费品价格上涨4.3%,服务价格上涨0.5%。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5.0%,涨幅较一季度个回落1个百分点。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4.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