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360.44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59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485.10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11.75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如下:
一、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8.21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农业产值112.50亿元,增长4.8%,粮食产量63.12万吨,增长2.1%,蔬菜产量93.07万吨,增长4.9%;水果产量40.09万吨,增长5.1%;牧业产值118.48亿元,下降0.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猪肉产量16.02万吨,下降1.8%;渔业产值182.06亿元,增长0.4%,水产品产量118.97万吨,增长0.2%。
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4.38亿元,同比增长17.0%,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分三大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67.07亿元,增长23.7%;采矿业完成增加值0.92亿元,下降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46.40亿元,增长6.8%。其中,随着广青、宏旺、甬金等合金材料企业及明阳、金风、粤水电、水电四局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逐步达产增效,全市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68.46亿元,增长27.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1.41亿元,增长50.9%。与此同时,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102.89亿千瓦时,增长8.6%。
三、投资增速略有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2.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3 %。工业投资增长28.5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7.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2 个百分点。其中,在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项目等风电项目拉动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1.0%;在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项目拉动下,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6.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3.0%。
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18亿元,同比下降10.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从商品分类看,中西药品类保持稳定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6.06亿元,同比增长9.5%;汽车、石油销售回暖,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41.20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6.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32.76亿元,同比下降14.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进一步复苏。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1.93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带动下,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文体娱行业降幅收窄,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8.33亿元,下降3.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下降50.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2.7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70亿元,增长2.2%,比前三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实现扭负为正。其中,税收收入47.75亿元,下降1.3%,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19亿元,增长3.2%,其中民生类支出189.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5.8%。全市组织税收收入(全口径) 162.49亿元,下降0.9%。
七、金融市场保持稳定。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39.46亿元,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1102.18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53.97亿元,增长15.4%。其中,信贷投入聚焦实体经济,全市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402.83亿元,增长25.0%。
八、外贸市场持续向好。全年进出口总额191.7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49.1亿元,增长41.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42.6亿元,增长21.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
九、货物运输稳步恢复。全年完成货运量6233.46万吨,同比下降9.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41.78亿吨公里,下降4.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完成客运量531.61万人,下降66.7%;旅客周转量4.13亿人公里,下降62.3%;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3349.77万吨,增长3.6%。
十、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1元,同比名义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1元,名义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2元,名义增长9.0%。
十一、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7.8%;衣着下降0.4%;居住下降2.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4%;医疗保健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0%。
注: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291.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