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大部分经济指标转正。
工业生产由负转正。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85亿元,同比增长0.2%,累计增速今年以来首次返回正增长区域。从三大门类增加值增长情况看,采矿业增长 11.9 %,制造业下降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4.9 %。从经济类型增加值增长情况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9%;股份制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0 %;私营企业下降2.2 %。从企业类型增加值增长情况看,大中型企业拉动效能突出。大中型企业增长2.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增长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降幅略有收窄。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降幅比1-10月收窄0.2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增长放缓。1-11月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6.5%,比1-10月回落1.8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降幅收窄。11月全市限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长5.3%,重回正增长区间,增速比10月加快7.3个百分点;1-11月下降0.3%,降幅比1-10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11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比1-10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2%;工业投资增长2.4%,比1-10月提高4.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3 %,比1-10月回落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4.2%。
房地产销售市场稳定。1-11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9.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增幅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08.83亿元,同比下降5.4%,降幅比1-10月收窄0.5个百分点。
金融和财税保持平稳。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25.76亿元,增长11.4%,比10月末提高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438.20亿元,增长16.8%,比10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
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58亿元,同比增长8.0%,比1-10月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1.96亿元,下降7.8%,幅降比1-10月收窄1.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54亿元,增长12.2%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为70.6%。
CPI温和上涨,PPI小幅回落。1-11月,肇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0%,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较全国(上涨2.7%)高0.3个百分点,较全省(上涨2.9%)高0.1个百分点。肇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下降0.7%,降幅较全国(累计下降2.0%)低1.3个百分点,较全省(累计下降1.0)低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