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珠海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工作和省“1+1+9”工作部署要求,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2.2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珠海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2.9%,与上半年持平,经济总量继续排全省第8位、珠三角第7位;经济增速排全省第7位、珠三角第5位。从“六稳”情况看,我市除外贸下降外,经济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居中上水平,就业、金融、外资、投资、预期均保持稳定态势,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从产业视角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6%,拉动经济增长2.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拉动经济增长3.46个百分点。从行业视角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等五个行业。
(一)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珠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83亿元,下降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3.93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9.49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1.7:49.2:49.1。
(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3%,其中农、林、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9.6%、44.9%、37.5%,渔业增加值增长4.0%。虽然受畜牧业下降的影响第一产业出现下降,但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创建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园、金湾区黄鳍鲷产业园、高栏港经济区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斗门休闲农业产业园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3个纳入珠三角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一区一园”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成功交付,融合深海养殖作业、海上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内新兴标杆性海洋高端产品。完成香洲渔港搬迁,推动洪湾国际渔业物流港建设。
(三)第二产业平稳较快增长
1.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7.83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9.48亿元,同比增长7.1%,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7.9%。规模以上工业中,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明显,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3.93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家电电气业和生物医药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5.4%和22.1%。重点行业增长势头良好。增加值排前10的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22.1%、15.4%和14.8%。
2.建筑业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共341家建筑业资质企业,比去年同期新增61家,新增企业数排全省第6位。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1.67亿元,同比增长30.2%,建筑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5.5%。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2.16亿元,名义增长15.0%,实际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拉动经济增长0.54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拉动经济增长3.4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上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5.74亿元,同比增长9.2%。全市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25.9%、2.4%、14.1%和19.9%。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9.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8%。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9%。
2.批零住餐业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1.9%、5.3%、3.7%。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2.8%、4.4%,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9.2%、10.5%。
3.金融业保持良好增势。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1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货币市场看,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565.09亿元,同比增长14.1%;本外币贷款余额6121.21亿元,同比增长16.2%。从保险市场看,全市完成保费收入119.33亿元,同比增长15.6%。
4.房地产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推动下,住房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2%,拉动经济增长0.8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22.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
5.旅游业市场蓬勃发展。前三季度,珠海接待游客总人数345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其中旅游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959.88万人次,增长10.2%。实现旅游总收入368.45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7%。
(五)工业投资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86.3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4.9个百分点,工业中的制造业投资增长1.1%、技改投资增长9.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7%。从投资企业的经济类型看,民间投资增长1.1%、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7.1%、外商投资下降8.2%、港澳台投资增长26.1%。
(六)消费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05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零售额176.43亿元,增长4.2%;住宿业零售额26.13亿元,增长6.8%;餐饮业零售额92.65亿元,增长10.9%;比重最大的零售业零售额628.84亿元,增长5.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98.47亿元,下降1.6%,主要是汽车类零售额下降6.4%的影响,而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等类别增速超30%。
(七)外贸外资规模居全省前列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62.78亿元,同比下降13.7%,外贸进出口总量规模居全省第5位。其中出口总额1221.62亿元,下降15.1%;进口总额941.16亿元,下降11.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下降13.8%、21.6%;其他贸易增长15.9%。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分别下降15.9%、26.2%。前三季度,全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20.68亿美元,增长1.2%,实际吸收外资总量规模居全省第3位。
(八)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收入759.74亿元,同比增长0.9%;我市积极落实国家的减税政策,全口径税收减收共计约65.4亿元,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8.6%左右。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29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16.95亿元,增长6.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7%。减税对珠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减收影响约17.9亿元,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约7.1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5.86亿元,增长2.5%。其中教育医疗等九项民生支出328.74亿元,增长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0.6%。
(九)经济发展预期稳
9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28%,有效控制在3.0%的年度目标范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5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新增3万人就业人数目标。
9月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0.5%,处于枯荣线以上,比全国PMI高0.7个百分点。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15%左右的较快增长,存贷比为71.47%,比年初提高2.02个百分点,表明银行信贷投放强度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