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6年1-9月惠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惠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全市经济运行呈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据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6.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63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015.27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53.7:4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27.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全市夏收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56.42万亩,增长2.6%;夏收蔬菜总产量86.21万吨,增长4.8%。

二、  工业生产缓中略升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4.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7%,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8个百分点,比1-8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集体企业下降17.3%,股份制企业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分行业看,电子工业增长4.3%;石化工业下降2.6%;汽车工业增长1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3%。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1.6%和5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6.3%,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下降7.3%。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82.8亿元,增长8.2%,增幅比一季度、半年分别回落2.2、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04.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民间投资927.32亿元,增长16.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亿元,下降29.8%;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575.88亿元,增长18%,增幅比上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794.94亿元,增长2.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7.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502.4亿元,增长13%,增幅比上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83.09亿元,下降20.8%。

四、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商品房施工面积6161.95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683.63万平方米,增长8.1%。房屋新开工面积1175.27万平方米,增长94.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91.69万平方米,增长88.2%。商品房销售面积1232.24万平方米,增长42.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96.67万平方米,增长43.6%。商品房销售额938.82亿元,增长78.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7.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903.1亿元,增长80.8%。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06.2亿元,增长21%。

五、市场消费持续畅旺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03亿元,增长12.2%,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2.73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1.3亿元,增长12.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79.66亿元,增长10.7%;商品零售814.36亿元,增长12.4%。从限额以上零售业看,汽车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29.7%;机动车燃料油零售企业零售额下降2.7%;家电零售企业零售额下降6.8%;综合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11.5%。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0.5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增长17.8%,增幅比上半年上升2.5个百分点。

六、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2111.80亿元,下降10.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7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1356.81亿元,下降8.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外贸进口754.99亿元,下降14.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0个百分点。

七、财税收入增势平稳

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7亿元,增长12.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62.1亿元,增长12.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国税收入442.74亿元,增长10.6%,增幅比上半年上升4.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税收340.97亿元,增长13.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3.8个百分点。地税收入179.17亿元,增长3.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3.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2.77亿元,增长6.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9.6个百分点。

八、金融信贷增速加快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633.6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比上半年上升7.1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305.18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比上半年上升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26.47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比上半年上升4.9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871.53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3.9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比为67.5%,比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九、价格水平涨势温和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半年持平。服务项目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5涨3降”:食品烟酒类上涨4.9%,衣着类上涨4.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0.8%,居住类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前三季度我市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对比上半年有所提升,部分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一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全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抓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力促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最新行业分类标准,第一产业不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包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第三产业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3)财政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国税数据来源于市国税局;地税数据来源于市地税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广州海关综合处;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